大家猴,第七十届戛纳电影节官方评选片单就在13号新鲜出炉了,5个单元包括了来自29个国家的49部影片。
乍一看,可以说阵容相当豪华了,不少来自亚洲的名导作品也囊罗其中。
主竞赛单元有河濑直美的《光》(HIKARI)、洪尚秀的《GEU-HU》、奉俊昊的《玉子》(OKJA)。
非竞赛单元有三池崇史的《无限之住人》(MUGEN NON JŪNIN),一种注目单元有黑泽清的《散步的侵略者》(SANPOSURU SHINRYAKUSHA)。
然而看完整个片单,我们不难发现没有任何一部华语片入围。失望之余也是意料之中……
于是,就有一位记者问到这次公布的片单中为什么没有华语片,戛纳电影节主席福茂这样回答:
“在未来我要宣布的增补片单里,可能会有一部中国电影。换句话说我们今年并没有看比往年数量更多的中国片。”
福茂还说:“中国电影越来越发展成撕裂的状态,华语片都是介于欧洲多见的传统作者电影和大的、多元的商业电影之间,我们觉得不太适合戛纳。”
戛纳电影节主席福茂对中国电影看似委婉的批评,实则已经是一针见血的评论了。
不过令我感到无奈羞耻的是,如今的中国电影难道已经沦落到这种地步了吗?需要我国记者去质问福茂华语电影无法入围的原因,需要等一个片单增补的名额?
正如福茂所说,我们要谈论的是电影。
而电影节作为推动电影艺术,提高电影艺术水准的一项活动,在衡量电影价值方面有其不可代替的权威性。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戛纳电影节、柏林电影节。不同于奥斯卡金像奖注重影片的政治和商业因素,三大电影节坚持以艺术性作为最高指标。
面对这样的结果,网友们有的表达了对当今华语电影大环境的失望,有的则回忆起从前的经典电影。
看看以前那些走出国门、在三大电影节创出佳绩的电影,你会发现从前的华语电影哪里像现在这样让人一言难尽……
首先,是戛纳国际电影节中的代表作品。
1993年,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成为第一部获得“金棕榈”大奖的华语影片,不过这也是至今唯一一部。
《霸王别姬》打破了中国内地文艺片在美国的票房纪录,其影响力和艺术价值也被无数影人高度肯定。
美国《时代周刊》曾评价《霸王别姬》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最好的一部影片,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史诗作品。
BBC也称《霸王别姬》是取得世界性成功的艺术电影;这部电影在世界范围内的成功也令张国荣扬名国际。
然而,由于涉及文革情节,《霸王别姬》在内地全面禁映,在戛纳获奖之后才获准公映,但是依旧不能参加金鸡百花等奖项的评选。
1997年,王家卫凭借《春光乍泄》夺得最佳导演奖,也成为首位获得戛纳最佳导演的华人导演。
2000年,王家卫的《花样年华》大获成功,也让梁朝伟摘得戛纳影帝桂冠。在2009年,《花样年华》被美国CNN评选为“最佳亚洲电影”第一位。
华语电影在柏林国际电影节其实也曾表现不俗。
1988年,张艺谋的《红高粱》夺得最佳影片“金熊奖”,这也是首部获得柏林最高奖的华语电影。
该片改编自莫言的同名小说,讲述了男女主人公在抗日战争中的曲折经历。《红高粱》依旧是对生命主题的阐释,从实处入手,编织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框架。
当然,其中不少男女不可描述的镜头在当时的大陆是引起很大的争议的。
《喜宴》是导演李安早年受到国际影坛关注的电影之一,获得了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他用多条线索采用中国传观念统特色谈起同性恋话题,在当时引起不小的轰动。
最后,我们来看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1992年,张艺谋的《秋菊打官司》获得最佳影片金狮奖。
1999年,他执导的《一个都不能少》再次摘得最佳影片金狮奖。
他用几近原生态的笔法刻画了农村的贫穷与荒凉,甚至敢于挑战,全部启用素人出演。
李安执导的《断背山》、《色戒》都赢得了最佳影片金狮奖的殊荣。
《断背山》在上映时形成一阵席卷全球的文化现象,对不同文化领域产生广泛影响,在社会上也掀起对同性之爱的热烈讨论。
美联社也对《色戒》的艺术手法给予较高的赞赏。
让我们回到现实,老谋子不再专产精品,而拍出了《长城》这般作品,让人感叹江郎才尽,也许只还有李安在追求艺术的路上不曾停止。
商业烂片接连不断,占据大半院线排片,《小时代》、《囧》系列票房节节攀高,文艺小众片几乎没有一席之地。不禁让我怀疑到底是导演演员的问题,还是观众的问题,又或者是谁的问题??
当然,其实这些年在国际电影节上斩获大奖的华人电影还是有的,比如2014年,《白日焰火》摘得最佳影片金熊奖,《推拿》摘得最佳艺术成就奖;侯孝贤凭借《刺客聂影娘》夺得最佳导演……
但是,我们悲哀的发现这些电影,不是小众几乎没有影响力,就是票房惨淡到亏本,更有甚者直接在大陆被禁。
所以说,这样的华语电影环境,怎么能再有多少精品产出?只怕中了网友所说,恶性循环,再也没有中国电影的明天……
只希望坏不至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