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等地有句谚语说,‘喝了白露水,蚊子闭了嘴’,就是说到9月初,蚊子就不叮人了。但现在基本都是‘喝了寒露水,蚊子闭了嘴’,就是说过了‘十一’一段时间,蚊子才不咬人了。只要你注意观察,就能发现气候变化当中的某种细节。”宋英杰说,二十四节气和气候变化,是他即将要开展的一个研究课题,有大量的研究工作要做。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天气气候的明显变化,二十四节气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是否仍有参考价值?
国家气象中心农业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毛留喜认为,尽管如今二十四节气时间已经固定,但从历史发展来看,二十四节气的内涵是动态的、不断丰富的。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老百姓结合当时的气候及农业种植条件,与时俱进地将二十四节气本地化。近现代以来,农民也根据气温、降水、物候的变化不断赋予节气新的内涵,动态地修改和完善了与节气相关的农谚。
“在广大农村地区,二十四节气仍深受农民朋友们的认可和喜爱。‘立春春打六九头,春播备耕早动手’‘谷雨雪断霜未断,杂粮播种莫延迟’等节气谚语朗朗上口、广为流传,成为农民安排农事的依据。正是由于二十四节气动态变化的内涵,它依然可以为当前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参考。”毛留喜说。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林之光表示,二十四节气对我们的生活、文化等仍有实用价值。比如,从现在十分流行的中医养生来看,秋季起于立秋节气,紧邻大暑,又热又湿;秋季结束于霜降,已近立冬,气候又干又冷。秋初和秋末虽然同在一个季节,但气候却完全相反,医生遇到的季节病和中医养生需要预防的病也截然不同。所以,治病和养生简单地跟着四季走还不够,更要跟着节气走。
“节气和我们的生活若即若离,但实际上,常常是在我们不自知的情况下,润泽着我们对万千气象的体验。”宋英杰认为,尽管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事的指导功能逐渐减弱,但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中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彰显了中国人对宇宙和自然界认知的独特性及其实践活动的丰富性。
“中国二十四节气是独特的、完整的,已经浸润到我们的血脉甚至基因中,使得中国人的生活具有韵律之美,可以说是中国人生活的‘标点句读’。”宋英杰说。
二十四节气要继承和发展,需“本地化”和“现代化”
历经千百年,二十四节气仍在中国人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作用。不过,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地方的节气传统正在消失,年轻人对节气的认知逐渐模糊,感情逐渐淡薄。
“申遗成功挺好的,但是得清醒地看到,二十四节气的保护、传承,需要做的事儿太多了。申遗成功以后,不能仅仅到故纸堆里翻翻古人是怎么想的,有些什么样的习俗。”宋英杰强调,“更重要的是继承和发展,是我们为二十四节气这个‘未完待续’的文化能续上点什么,让二十四节气变得更丰富。别让后人看这个时代的时候说:这个时代没做什么独特贡献。”
谈到古籍中对节气和候应(物候特征)的描述,宋英杰认为,有的极其精彩,用三五个字就能把节气或候应说得很清楚、很传神,例如“桃始花”“玄鸟至”“雷乃发声”等。但也有不少是需要改进的,有的是误解,有的是谬误,有的代表性不强,有的标志物一直有争议,有的难以观测观察。“一方面,是要‘本地化’,自己总结当地的独特物候标志物,别老背人家中原地区的顺口溜。另一方面,是要‘现代化’,对存在的局限和偏差,我们要根据现在的认知改进它。”
曾留学日本的中国民俗学会理事、浙江农林大学副教授毕雪飞说,二十四节气传入日本已有1000多年,有的节气被列入日本的法定祝日(节日),更多的是以民间节日的形式传承实践,文学领域也有大量关于节气的表述。这些做法值得借鉴。
中国民俗学会会长朝戈金指出,二十四节气中有些节气非常有名,但有些节气已经逐步淡出人们的视线,被人们遗忘。“如何让民众意识到这个问题,如何更好地传承二十四节气,保护和弘扬这个传统文化,是我们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