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王淳华:用光影镌刻新中国文艺年轮(图)(4)

2016-12-14 10:27:24  影视独舌    参与评论()人

《岁月如歌》团队

关于《岁月如歌》,王淳华导演也是有遗憾的,当时最早一批的歌唱家没有影像,只有声音,所以后来她才会努力打造现场,设置艺术感和岁月感很强的舞台布景,使一些老歌唱家能回来,让这些声音填补影像空白。并且,在舞台上原声原唱有一种时空对比之感。

王淳华:用光影镌刻新中国文艺年轮(图)

舞台

王淳华发现,音乐看不见,摸不着,但旋律一起,就有无限丰富的信息扑面而来,国家的政治氛围、人们的精神面貌、时代的流行风尚…一整套回忆被重新唤起,纪录片的传播力和感染力在《岁月如歌》中充分展现,王淳华在其后的创作中对音乐元素的运用更加娴熟。

王淳华:用光影镌刻新中国文艺年轮(图)

《百花》工作照

2009年,王淳华执导的《百花》堪称新中国文化史诗,从影视、戏剧、音乐、文学、舞蹈各领域记录60年的文艺发展历程。《百花》最吸引观众的就是片中大量珍贵的影像资料,以及对一些老艺术家音容笑貌的再现。片中选取各艺术门类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加以详细阐述:如第二集里撷取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电影《桥》、话剧《龙须沟》、相声《维生素》等,并通过生活资料和嘉宾回述把它们巧妙地串联起来,再辅以旁白给出当时文艺界的整体风貌。60年间,优秀作品浩如烟海,杰出人物灿若星辰,《百花》沉淀了最灿烂的篇章和最隐秘的心事,播出之后反响如潮。

王淳华:用光影镌刻新中国文艺年轮(图)

四位主持人:赵忠祥、张瑜、王姬、濮存昕

谈起《百花》,王淳华导演笑着说:“我的创作是在戴着镣铐跳舞”,因为这部片子涉及到了60年的文艺史,有很多难以绕开的特殊时期和作品,怎么处理这些敏感的素材,就特别考验总导演的艺术功底以及把关智慧。幸运的是,这个片子做到了官方、民间都满意的效果。

王淳华:用光影镌刻新中国文艺年轮(图)

2012年,王淳华导演带领她的团队制作了十集大型人文纪录片《人民的艺术》,展现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60年的风雨沧桑。全片不但采用高清数字设备拍摄、3D特效后期制作,还大胆探索戏剧化空间场景复原与穿越的效果。它以人艺经典剧目的舞美布景为基础,营造出特殊的采访空间,大到舞台小到化妆间,都是原汁原味的人艺实物。这就使得这部记录片戏剧味道浓郁,形式和内容完美匹配。

王淳华:用光影镌刻新中国文艺年轮(图)

《人民的艺术》情景再现

《人民的艺术》采取的是编年史与主题化相结合的分集方式呈现,使60年来的人艺戏剧、人艺风格、人艺精神、人艺人物等尽数入片,

创作上颇具难度。

王淳华导演选择了将经典剧目的生成与发展与重点人物的命运巧妙地结合起来的方式,对《龙须沟》、《茶馆》、《雷雨》、《推销员之死》等一系列人艺经典剧目的缘起和幕后故事的发掘引人入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