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追求戏剧性,追求写意风格,让触不到的历史更加清晰可感。
王淳华导演坚持不讨巧的创作态度,对待历史有着严谨的态度,尽最大的努力在故事原发地拍摄,转场次数也就非常多,对于导演本人和整个团队的体力和精力,都是巨大的挑战。
王淳华说,片中还插入了水彩画来辅助画面叙事。国画没有颜色,油画太过沉重,水彩画则既有国画的飘逸气质,也有油画的凝重色彩,弥补了书面资料的不足。有些史事不适合情景再现,用绘画则既有形象,又能留白。以前的片子用音乐和影像勾连,这次用绘画来串起,最终形成了本片独有的艺术印记。
《大西山》工作照——采景
刚接到《大西山》的时候,王淳华并没想到这个项目会有这么大的难度,因为她本身是经验丰富的纪录片导演,各种场面和局面都碰到过,接这个项目是出于业务的自信和对朋友的回报。到了项目的后期,她却发现自己越陷越深,既是制片人,也是总导演,需要统筹兼顾的事情太多,一度喘不过气来。
作为导演,她要在片子的质量把控和艺术表达上,做到臻于完美;作为制片人,她又需要面对繁多的事务性工作,此片的合作方来源多样、整个团队的人员构成也较为复杂、资金的筹措和支配也很有难度,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给了王淳华导演很多的困惑。她笑谈自己的双重身份,犹如是“飞禽中当走兽,在走兽中当飞禽”。
在面对“大西山”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时,王淳华导演发现,这个主题太庞大了,“《大西山》项目对于我们团队的每个人都是巨大的考验,以我们的知识结构、经验、经历,把控这样的宏大主题,难度不小。”但令人欣慰的是,《大西山》最终顺利播出,收获了观众和相关部门的好评。
《大西山》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这是第一次以影像呈现出北京西山的面貌,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以艺术的方式渗透国家的文化战略,
该片首次提出“大西山”的概念,推动了国家对大西山文化带、长城文化带和运河文化带三个文化带的探索和挖掘。
并且对于恢复已经沦落破败的文化景观、文物保护以及西山地区基础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等,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谈到拍摄《大西山》的感受,王淳华导演说,历史留给了西山太多的财富和资源,几百年来帝王将相、权贵富贾、文人墨客的足迹、踪影,让西山有了丰厚的人文积淀,仿佛每一处山石,每一丛草木,每一条溪流背后都有动人的故事。大西山好像一位母亲,用丰饶的物产和深厚的文化哺育着北京这座城市,这部片子采用城与山对话的方式展开,就是为了让现如今生活在喧嚣都市中的人们,能够沉下心来去回望自己祖先的历史,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