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宇首次提出“城市计算”的概念。
(原标题:37岁的“杰出科学家”曾是西南交大舞林高手)
11月30日,美国计算机学会(ACM)网站公布了2016年该学会在全球范围内评选出的32名杰出科学家,西南交通大学校友、兼职教授郑宇位列其中,成为本次评选入选的两名中国大陆科学家之一,另一位是微软亚洲研究院多媒体搜索与挖掘组的研究员梅涛。这项由国际最权威的计算机专业学会颁发的奖项,是对其全球会员在计算机领域取得重大成果的认可。
今年37岁的郑宇,是西南交大1997届本科生,2001年和2003年分别在该校读硕士和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安全、移动网络、密码学。2006年,他进入微软亚洲研究院(MSRA)担任研究员。
2007年,他首次提出“城市计算”的概念,并基于此,分析现在和过去通过监控道路网络和其他来源的数据,目前已能预测未来两天国内300个城市中指定位置的空气质量,这一技术已被环保部采用。
2012年,何大可教授(左)与郑宇合影。
大四转专业
学机械电子却迷上计算机
郑宇是湖南人,当初选择到成都求学,是听小区邻居称赞在川高校学风严谨,“没想到一待就是近十年”。有趣的是,他本科前三年读的并不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我一开始在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就读。”到了大三,一次开放实验室的制图项目,让郑宇对计算机产生了兴趣,“其实就是编写程序,给机械零件建模。可是在计算机上编码,输入数据,就能建造一个虚拟模型,这令我惊奇,在实验过程中好几次忘记吃饭。”
到了大四上学期,机缘巧合,郑宇认识了后来的博士生导师何大可教授。“当时我们做一个能自动记谱的智能棋具,不仅需要软件支持,还需要硬件配合,甚至木工、油漆工艺。何教授很支持我,不断给予鼓励,最终这一成果获得了四川省科技挑战杯一等奖。”因为这两件事,让郑宇在大四进行本科毕业设计时,毅然决定转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首提城市计算
获评全球杰出青年创新者
2005年底,郑宇通过微软亚洲研究院(MSRA)的11轮测试,成为截至当年为止,西南地区高校毕业后直接成功加盟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第一位博士毕业生,也是被MSRA、IBM CRL(中国研究中心)和Motorola中国同时相中的西南地区高校毕业生中的佼佼者。
由于在博士时期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为移动网络,加之本身对定位、公用移动通信基站感兴趣,到了北京,郑宇感受到这座城市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伴有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问题。“大数据与物联网需要落地,需要找到具体的应用方向。”2007年底,他首次提出“城市计算”的概念。2013年,美国《麻省理工技术评论》杂志年度“TR35”,将郑宇评选为全球杰出青年创新者之一。
TR35,意即“35名在科技创新领域具有杰出成就的35岁以下顶级青年创新者”,雅虎创始人杨致远、谷歌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Twitter联合创始人杰克·多西以及苹果设计师乔纳森·艾维等多位互联网明星都曾入选。
到底什么是“城市计算”?郑宇对此的解释为,利用城市中的一切传感器来感受城市的动态,并利用所得数据来进行分析和计算,以便解决现代城市中的问题,为城市和居民服务,“以空气质量为例,除了固定的空气质量接收站点、建筑密度、绿植规划,移动的公交车、出租车上的GPS,甚至包括人也是传感器。”
郑宇举例说,通过电话信号的数据,能够判断人流密度;看到雾霾严重,可能有些人会发微博、朋友圈,“当人们在产生这些数据的时候,其实就是在帮助我们感知他们周边发生的事情。如果能把很多人的数据集合在一起,就能分析这个城市的环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城市。”
成果应用
基于城市计算
预测某一点位空气质量技术被环保部采用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城市的空气质量指数,但郑宇指出,城市中的不同地点,空气质量并不一致。他的研究成果之一,就是通过城市计算,实时监测和预测城市某一点位的空气质量指数。
“城市里面的空气并不是均匀的,因为空气会受很多因素影响,如气象条件、车流量、建筑密度、土地使用规划、附近有无厂矿或公园等,这么多因素导致一个城市里面各个地方的空气质量差别很大。”他举例说,有的地方隔两三条街,但PM2.5值就可能一个几十,另一个几百。
郑宇介绍,机动车密度、人口密度、车行速度、风速……这些单看很普通的数据,被建起一个人工智能算法模型。城市的各个传感器提供的综合数据,通过这一算法,就能转换成空气质量指数。目前微软与环保部合作,由后者提供气象、空气质量监测等权威数据,再综合城市计算,就能预测未来某一点上的空气污染指数。
预测的准确率如何?郑宇说,以北京为例,未来6小时的预测准确度在75%,未来48小时的准确度在50%左右,“要知道,天气预报未来24小时的准确度在40%,这一成果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去年9月,微软空气质量预测的一款APP上线,配合城市计算网站,市民通过手机和电脑,便能提前知道所在城市某一点位的天气质量预报。“人们能更好地计划自己的生活,比如什么时候和去哪里慢跑、什么时候该关窗户、什么时候该戴口罩。”郑宇说。
据了解,目前,全国已有300个城市的空气质量实时数据和预测数据上线。
导师眼中的他
主动勤奋悟性高破格带6年的得意门生
3日,记者辗转联系上西南交大教授何大可,他是郑宇的博士生导师,实际上从郑宇本科毕业论文开始就与其结缘,师徒二人合作六年有余,郑宇参与了何教授多项专利申报或专利技术实现试验。
“最初我想做一个智能棋具的发明,那孩子不是信息学院的,却主动帮忙,当时只有1000元的成本预算做样机,没想到最后他真的做出来了。”到了硕士研究生阶段,郑宇还是机械学院的研究生,却主动请求导师推荐,跟信息学院的何大可教授搞发明。
“这次,我们做的是‘一种可遥控处置的电脑’。硕士三年,郑宇算是义务帮忙,却非常勤奋,悟性高。”何大可说,到了博士阶段,郑宇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申请当他的学生,“他是我破格跨学院培养了6年的学生,也的确是我的得意门生。”
生活中的他
舞林高手兼吃货还在上海开了家火锅店
郑宇在其新浪微博的简介中,自称“酷爱”城市计算。而除了科研,他也有不少爱好,在大学时曾是舞蹈队队长,还获得过全国大奖。
“大一时同学带我去舞厅教我跳舞,那是我第一次接触舞蹈,从此便着魔似地喜欢上了。”之后郑宇开始疯狂练习,成了舞林高手,“每天会练柔韧性,最后可以站在地上把腿压到上铺。”正是因为这个特长,2009年郑宇还曾去《天天向上》栏目当嘉宾。
2014年回母校与交大学子交流,郑宇说,“我热爱舞蹈,但并不是天赋型的,身体或许还有一些不协调,但这并不影响你追求喜欢的东西以及不断挑战自己。舞蹈不一定成为一种专业的追求,但在这个过程中渐渐培养的技能、胆识,以及积累的经验,都能够为你在求职路上增色不少,增大成功几率。”
除了爱跳舞,郑宇还是个资深吃货,“挺喜欢吃成都火锅”。去年8月,他与几个伙伴利用大数据选题、选址、运营,在上海开了一家火锅店,把四川的茂汶花椒、郫县豆瓣加入锅底,还从彭州九尺镇“引进”鹅肠。开店不久,便成为闵行区美食大类综合评价排名第二,如今已在上海开了三家分店。
寄语大学生
“安心做研究敢经历苦难”
2013年,美国《麻省理工技术评论》杂志曾将郑宇评选为全球杰出青年创新者之一。在他之前的获奖者,包括雅虎创始人杨致远、谷歌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Twitter联合创始人杰克·多西以及苹果设计师乔纳森·艾维等名人。
除了担任微软亚洲研究院主管研究员,郑宇还有西南交通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讲座教授和香港理工大学客座教授等头衔,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大数据、时空数据挖掘和普适计算等。他坦言回母校的频率不高,但每年会回西南交大做一两次报告。作为博士生导师,他的4名学生目前都跟着他在北京的微软亚洲研究院。
对于当下想从事科研的大学生,他的建议是关注前沿学科方向,多实践,在寻找灵感、检验理论的同时,要沉得下心做研究,敢于经历苦难。“我的科研道路也并非一帆风顺,有好几次都觉得走到了绝境。是信念、坚持和毅力,让我咬牙挺了过来。”
新闻链接
“杰出科学家”奖
是对计算领域取得重大成果的认可
美国计算机学会(ACM,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是国际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最权威的计算机专业学会,著名的图灵奖即由该组织评选颁布,被誉为信息领域的诺贝尔奖。
ACM杰出会员评选于2006年发起,每年评选一次。“杰出科学家”是该评选的一部分,是对ACM全球会员在计算领域取得的重大成果的认可,当选科学家必须是在计算领域中有15年以上从业经历并做出更大成就和影响的研究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