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3月31日是第30个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各地中小学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教育和体验活动,提升青少年应急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
宣传体验活动走进校园提升学生安全意识
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应急管理专家、消防队员、搜救专家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堂主题为“避险好办法,应急在心中”的应急安全科普大讲堂,围绕气象灾害、火灾逃生、地震救援等内容,通过案例分析、互动体验等,向学生们科普应急知识。活动上,志愿者们还为孩子们送去了应急救援趣味科普读物,提升大家的应急安全意识和自护救护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学生陈沐阳:通过这次的学习,了解到在火灾的时候,可以用湿毛巾堵住口鼻之后,迅速逃生。我希望把我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分享给我的同学和朋友。
在江苏苏州,智慧电力安全移动体验巴士开进了校园,学生们通过智能模拟触电体验设备、心肺复苏、火灾情景处置等VR沉浸式体验,零距离了解如何应对触电、火灾、高空坠物等突发危险。志愿者们还教授同学们如何分辨绝缘体和导体,提升大家的安全用电意识。
在浙江绍兴诸暨市,当地还实施“中学校园安全防护提升”工程,在全市255所中小学、幼儿园校园及周边区域安装视频、车牌抓拍等6大前端感知设备6400余套,迭代升级巡更巡检系统、异常行为监测系统等,全面保障校园内外及周边安全。
诸暨市教体局安管科科长张力:我们对27所寄宿制学校安装了夜间异动感知预警系统,能够及时发现夜间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