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健步如飞到步履蹒跚,20年间陈荣超夫妇数十次跋山涉水赶赴学校,查看建设工程质量、看望师生、关心孩子们成长。
这些年来,陈荣超最感欣慰的是看到学校一年年的发展变化,学生一批批的茁壮成长。他和老伴捐建的芦山晨阳希望学校和乌兰浩特义勒力特小学,从普通的山村学校成长为教学质量和学校全面建设都取得优异成绩的当地知名学校。
陈荣超和老伴在2018年制订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三年计划(2018—2021),要为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地区、雅安市等地的8所学校捐建书屋;回访14所建有书屋的学校,奖励读书之星、优秀学生、书香家庭和模范家长。
图源: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到今年7月,第一年计划已经顺利完成,他们分别在康巴地区、凉山地区和雅安市为4所学校捐建书屋,共捐赠图书1.1万余册。第二年计划也顺利启动。
让陈荣超夫妇欣慰的是,包括自己的儿女、孙辈在内,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个行列。
“他们就是‘红色火种’,把这个事业传承下去。” 陈荣超兴奋地说。
图源: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一封特殊的“遗嘱”
心脏做过开胸手术,心衰肾衰,拖着“半条命”的陈荣超和老伴,现在最感迫切的就是时间。
去年老两口到各个学校回访都是坐着轮椅去的。家人、单位都劝说他们不要再这么劳累,但他们却始终坚持。今年年初,陈荣超手书一封“遗嘱”,发给家人子女:
“亲戚们:
开春后,我们又要到山区为孩子们做点实事了。你们担心我们的身体,是对我们的关爱,我们十分欣慰。
现再一次表达我们两点想法:
一、在助学过程中,身体发生问题,由我们自己负责,这是我们践行‘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誓言,我们会含笑九泉。
二、‘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无论在何地去世,遗体捐献当地医学机构。
陈荣超、杨玉仙,2019年1月5日于北京 ”
楼下满园清翠,石榴树坠满青果。陈荣超和杨玉仙几十年不忘初心播种希望,如今也硕果累累。从学校走出的毕业生在各个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还有学生成为教师,回到母校任教。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金可
部分图源: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近日,苏州年近8旬的贾老伯以公证遗赠的形式,将一套市场价超百万元的房产赠送给照顾自己多年的保姆。贾老伯有一儿一女,很少有时间陪伴老人,保姆一直细心照顾他。
为苏大强流泪 《都挺好》临近收官,苏大强变成了一枚催泪弹。今晚播出的43集,他闹绝食,逼着明玉把老大苏明哲喊回国,还让朱丽来参加——当着一家人、他心目中一家人的面,老头要立遗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