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中国足球“假洋教练”调查:他们可能就是卖小面的(3)

中国足球“假洋教练”调查:他们可能就是卖小面的(3)
2019-06-13 11:53:33 新华网

该机构在官网声称,他们是西班牙某家历史悠久的俱乐部在华打造的足球教育品牌。记者多方查阅资料发现,该西班牙俱乐部确实位于巴塞罗那,也确实在2015年与该机构签约,但这家俱乐部目前属于西班牙第四级别联赛。

社会青训体系中的发展与未来

据中国足协官方统计,截至2019年5月,全国各类社会足球青训机构从2015年的1983家增加到6951家,四年间增长了4968家。2015年足改方案的颁布,极大地刺激了足球培训市场的增长。

2015年到2018年社会足球青训机构数量增长图。中国足协提供

2015年到2018年社会足球青训机构数量增长图。中国足协提供

社会足球青训机构的崛起,成为校园足球与专业足球和职业足球的重要纽带,是中国足球“五系一体”青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多家职业俱乐部青训部门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踢球的小孩越来越多了,俱乐部选材也变得更加容易,这其中社会青训机构的作用功不可没。

无可避免,新兴的行业必然伴随着新的问题出现。某地方足协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什么社会青训俱乐部会存在假洋教练等现象,“根据现有规定,足球培训不属于行政许可,开设足球培训机构并不需要在体育主管部门进行资质审批,所以足协对社会青训俱乐部的实际约束很小。如果不来足协注册,我们也不能逼着人家来。出现了问题,除非就是家长到工商部门进行投诉。”

“坦白讲,作为市场化的青训机构,教育部门、体育部门(对我们)的约束力都很小,真正有约束力的还是市场监管部门,但市场监管部门又没有能力去审核教练员资质这些专业的东西。”一名社会青训机构负责人表示。

至于如何解决问题,有不止一家青训机构从行业发展层面表达了自己的忧虑。“如果大力整顿,很担心拉低好不容易发展起来的行情,然后一管就死。与其纠结于假教练等等问题,不如更多向家长和学生宣传什么是好的训练和教练。社会形成共识,自然就没有假教练的生存空间。”

中国足协和许多地方足协也在积极引导社会青训机构发展,旨在通过足协品牌青训机构认证和搭建官方竞赛平台等方式,来推动行业规范的树立。截至2019年5月,在中国足协申报系统注册的社会足球青训机构2019年达到816家,比2018年增长183家。

除管理体制机制外,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假洋教练更多反映出的是国内教练员,尤其是青训市场教练员供不应求的问题。问题的核心在于,中国缺乏自己本土的优秀青训教练。

“如果中国教练水平无法得到质的提高,家长自然会倾向于选择外教。”一名资深从业人员表示。

“现在情况很矛盾。退下来的职业选手或梯队选手,文化水平不行。有一次永川办C级教练员培训班,有两个职业球员,死活就写不出来教案。另一方面,教小孩子踢球必须身体力行地演示动作,没有专业培训过的教练也不行。教练缺口太大了。”重庆永川足协副主席田静表示。

同时,教练员的分布还存在地区不平衡的现象。“大学的体育学院、体育类院校基本集中在大城市,他们的毕业生是从事青训行业的主力军。我们同学毕业后基本都留在城市里了,愿意回区县的稀缺,其中足球专业的更少。区县里面也想要发展足球,问题就大了。”一名体育院校毕业并在一线城市工作的青训教练表示。

2015年、2018年教练员培训开班期数对比。中国足协提供

2015年、2018年教练员培训开班期数对比。中国足协提供

根据中国足协统计,2015年来以青少年为主要服务对象的B、C、D级教练员培训开班期数和培训人数都有较大幅度增长,合计4年间(2015-2018年)教练员培训人数增长近38000人,但依然无法满足中国足球市场的需求。

2015年到2018年C级、D级教练员总数和增长情况。中国足协提供

2015年到2018年C级、D级教练员总数和增长情况。中国足协提供

关键词: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