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中国足球“假洋教练”调查:他们可能就是卖小面的(2)

中国足球“假洋教练”调查:他们可能就是卖小面的(2)
2019-06-13 11:53:33 新华网

“而那些来自足球发达国家的人或多或少都会踢球,培训机构请一名会踢两脚的外国人来充门面的花费往往不到一万,有些兼职甚至3、5千元就够了。”一名业内人士表示。

“相比起大城市,中小城市的假洋教练现象更加突出。2017年就曾经遇到过经纪人向我推荐,说是只要外国人的脸,办假证就行。”中部地区某县级市一名青训机构负责人说。

证书的真假是否能识别?一名地级市足协负责人表示,世界各国教练员体系各有不同,即使基层地方足协层面也很难分辨,只能通过训练去把关。

一名在中国工作超过3年的英国足球教练表示,有很多人把来中国当教练想得过于简单,也是假洋教练出现的原因之一。“英国在内的很多足球发达国家都存在教练员资源过剩,很多人很难找到教练工作。听说中国足球市场火爆就来碰碰运气,其中有些没有任何执教经验,也不了解中国。”

“我遇到过只会教小孩说英语,没有任何专业背景的外籍教练。小球员们并没有得到与学费相匹配的高质量训练,练错了比不练还可怕。假教练更低的薪水还拉低了市场行情,挤压了真教练的生存空间。中国足球最终成了最大的输家。”该教练痛心疾首地说。

“非法工作”的真洋教练

“在中国,有一部分外籍足球教练是在非法工作,这已成为常态。”这是一则2018年12月发布在英国足球教练员招聘网站中的一段话,在圈内广为流传。

英国某足球教练员招聘网站截图

英国某足球教练员招聘网站截图

记者几经周折,找到了招聘启事的发布者马特·沃德,他曾担任上海申鑫助教和上海某国际体育培训公司总经理,他创办的教练网站有超过700名注册外籍足球教练。马特表示,曾与许多在中国的外教有过接触,发现基层的很多足球外教都未能取得工作许可。

马特·沃德介绍,这与中国工作许可的要求和足球行业的特殊性有关。根据中国国家外国专家局等有关部门颁布的《外国人来华工作分类标准(试行)》,外籍青训足球教练属于外国专业人才B类,申请工作许可的申请人必须具有学士及以上学位和两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

“但是考取教练员证书与大学无关,欧洲乃至全世界有许多足球教练员都不具备大学文凭,很多职业球员出身的教练可能都没读过大学,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不是好教练。”马特·沃德说。

于是,这些教练来中国就只能以旅游签证或商务签入境,每隔一段时间需要出境一次再重新续签。参与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张士忠律师告诉记者,以这种签证来工作其实是非法的。

西班牙教练罗德里格·恩里克的情况则有所不同。2016年8月,拥有欧足联A级教练证并且完全符合工作签证申请标准的罗德里格,通过一家西班牙经纪公司来到成都执教。让他奇怪的是,该公司并未为他按规定申请工作签证。

不仅如此,罗德里格表示,他的薪水、福利都和经纪公司此前承诺不符。俱乐部把各项费用都先打到经纪公司,他只能拿到其中的45%,其余55%全部被经纪公司拿走。

当问及为什么不起诉该经纪公司时,罗德里格说:“我不懂中文,我不知道(我和经纪公司签的)合同在中国是否合法。我们被缚住了双手,我又必须要赚钱养家。我哭过很多次。”

罗德里格介绍,据他了解,遇到类似情况的西班牙教练并非个例,他有两名同事都因为同样的原因选择离开中国。

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从业人员告诉记者,有些经纪人为了谋取更大的利益,会故意不让外教获得工作签证。“如果这些教练没有工作签证,他们会更容易服从安排,和经纪人绑定在一起。经纪人可以和两边签合同,从中赚取更大的差价。”

中超某俱乐部负责青训的副总经理表示:“足球经纪人很重要,但中国的经纪人制度还不够完善。这种吃完原告吃被告的行为,职业俱乐部也深受其害。”

与相对规范的职业体育相比,社会青训机构更容易遇到“洋教练”非法工作的问题。一家全国多地连锁青训机构中,有一名来自德国的欧足联B级教练员始终未能获得工作签证。该俱乐部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他们也是迫不得已。

“我们很早就递交了申请,也符合条件,但一直没通过,希望能够在他的旅游签证到期前办好。”该负责人说。

外教工作签证难办的问题,困扰着不少新兴的社会青训机构。记者走访浙江、湖南、北京的三家青训机构发现,从网上申请到提交各项书面材料,工作签证花费的时间均在两个月左右。

“为了满足各项规定,这个工作签证我们办得很辛苦,人力和时间成本很高。”长沙市腾跃足球俱乐部董事长谭迪说。

马特·沃德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新华社记者肖亚卓摄

马特·沃德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新华社记者肖亚卓摄

“工作签证是法律问题,大家必须要遵守。但是从未来来看,如果中国想要更多的优秀的专业教练,能不能在审核中更多以教练员执照作为标准,而不是大学文凭。”马特·沃德呼吁,“有很多教练来中国很快就走了,因为他们需要承担非法工作的风险。中国如果想要更多高水平、能够长期工作的外教来提升足球水平,这个问题需要得到解决。”

挂牌、擦边球

“洋青训学院”又真假几何?

近年来,涌入中国足球培训市场的,还有许多以国外职业俱乐部、著名球星命名的青训学院。记者调查发现,有些所谓的“洋青训学院”实际是以挂牌、擦边球的方式存在。

“我承认有国外职业俱乐部是在中国认真做青训,也做得很好。但也有一部分职业俱乐部,只是到中国来挣快钱,收取挂牌费用。”一名曾运营某英超俱乐部在中国授权青训营的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国内一些青训机构、体育公司会每年付给国外的职业俱乐部一笔10万到40万的挂牌费用,获得授权以俱乐部的名义开办足球学校。但这些青训营和俱乐部的实际关系,也仅仅是名义而已。

“俱乐部并不在意这些在中国授权挂牌的青训营,因为他们不需要付出任何投资,都是中国公司在运营。他们也不在意青训营的质量,教练和俱乐部也没有关系。即使有教练确实是从英国过来的,很多都是没有任何经验的,只是因为中国需要就派过来了,这种情况很普遍。挂牌的青训俱乐部往往收费更高,但是并不意味这能为小球员提供更高质量的培训。”该负责人表示。

“他们甚至连俱乐部的正品球衣都不愿意提供,我们都得去淘宝上买。”该负责人笑称。

记者同时发现,有部分社会青训机构,为了与国外著名职业俱乐部扯上关系,采取了擦边球的方式进行命名和宣传。

在重庆记者发现,有一家足球培训机构的名称,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培养出梅西、伊涅斯塔、哈维等球星的巴塞罗那俱乐部“拉玛西亚足球学校”。该机构在其门口的简介中称,“学院将代表全球最高青训水平的巴塞罗那青训体系完整搬到中国,学院不仅保证教练团队全部来自巴塞罗那,其中大部分还拥有在巴萨俱乐部从事青训执教工作的履历。在这里,中国青少年将有机会接受与梅西、伊涅斯塔、哈维等足坛巨星小时候同质同步的足球青训课程。”

这家机构的推广简介上介绍了5位外教,但记者查看简介发现,这5位外教没有巴萨俱乐部的青训执教经历。

据了解,巴萨俱乐部目前在中国开设了数所足球学校,分布在青岛、成都、海口和云南昆明等地,其中并没有重庆。

巴萨俱乐部青训教练阿尔贝·莫拉塔利亚(右二)在中国·巴萨青岛黄海足球学校为小球员讲解技术要领。新华社记者张旭东摄

巴萨俱乐部青训教练阿尔贝·莫拉塔利亚(右二)在中国·巴萨青岛黄海足球学校为小球员讲解技术要领。新华社记者张旭东摄

关键词: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