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夏尔巴人 震不倒的珠峰向导

夏尔巴人 震不倒的珠峰向导
2019-05-28 15:11:38 腾讯体育

原标题:夏尔巴人 震不倒的珠峰向导

腾讯体育报道应虹霞发自加德满都在尼泊尔,几乎每一支攀登珠峰的登山队都有夏尔巴人(Sherpa)向导,几乎每一个夏尔巴家庭,都有家人因登山而罹难。这一生存在喜玛拉雅南麓高海拔山地的特殊族群,凭借天生的登山能力自20世纪20年代加入现代登山运动,充当向导(Climbing Sherpa)与背夫(Poter),以生命为代价创造了珠峰历史上的三个“人类族群之最”——成功攀登珠峰人数最多,无氧登顶人数最多,登珠峰遇难人数最多。

在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之后,腾讯记者奔赴尼泊尔,揭秘这一神秘族群与登山的渊源和宿命,他们的生存现状和未来……

夏尔巴向导聚集珠峰大本营帐篷内运筹帷幄只待出发

加都夏尔巴向导生存现状

01

加都租房 高级登山协作仍为生计愁

加德满都马罕卡尔地区,小河中漂浮着各种异物

加德满都马罕卡尔地区,小河中漂浮着各种异物

震后十天的加德满都,废墟残垣依旧令人触目惊心。城西马罕卡尔(Mahankal)地区,无名河沟在街道两侧泛着异味,人们戴着黑色口罩急步走过。这个加都的外来人口聚集地,看上去与中国任何一座大城市的城乡结合部别无两样。记者乘坐的印度产迷你的士在巷间左突右转,穿过杂货店的丛林,扬起一路尘土,最终在一排简易的水泥楼房前停了下来。

拉赫巴-谢尔因(Lhakpa Tshering Sherpa),是一名在“4.25”珠峰雪崩中与中国民间登山家戈振芳一起遇难的夏尔巴向导,他五年前刚刚把家人从珠峰南麓的昆布(Khunbe)老家接到了这里。

一楼的门面处,是拉赫巴的妻妹一家经营的小餐馆,通往卧室的墙上残留着一道两米多长的裂缝。32岁的拉赫巴和他31岁的夏尔巴妻子迪基(Dawa Diki),就带着两个儿子住在二楼的一个房间里,没有单独水管和厨房,单间月租50美元。因为是震后,只有上午有三个小时的供水,还得从楼下的亲戚家去取水。

作为一名业内最高级别的高山协作,拉赫巴一个登山季收入可达到5000美元,在人均年收700美元的尼泊尔,绝对属于相对富裕的阶层。但是加都房价不菲,从昆布来到加都的拉赫巴家仍然买不起房。相对体面的独栋小楼,市价至少在50-80万美元。以夏尔巴向导一个登山季5000美元的收入,几乎没有可能在加都实现置业购房。

为了节省房租,趁着年轻力壮尽可能多攒积蓄,精明强干的他还是选择了与夏尔巴人亲戚挤在加都一隅当起了合租客。

家里没有遗像,没有佛龛。拉赫巴的个人脸书,一本厚厚的相册,便是这个黝黑精干、眼神坚毅的夏尔巴人生命轨迹的全部。

登珠峰能受总理接见

拉赫巴的老家在尼泊尔昆布地区一个海拔3840米的夏尔巴村子,与海拔5330米的珠峰大本营隔着一个山脊遥遥相望。他从小丧父,家境贫寒,却聪明好学,教养良好。村里有一所欧洲慈善家捐建的公办学校,教育质量高且不收分文,拉赫巴在这里上完12年级(相当于高中毕业),来到加都当上了一名旅游向导。数年后他赴日本边打工边进修日语,重返加都之后,华丽丽进阶成为最高等级的“高山协作”,开始与日本登山队合作。随后,就有了拉赫巴人生的巅峰时刻。

拉赫巴2011年曾登顶珠峰,骄傲展示尼泊尔国旗

拉赫巴2011年曾登顶珠峰,骄傲展示尼泊尔国旗

2011年5月23日,拉赫巴带领一支日本登山队,从珠峰南坡沿着尼泊尔境内距离珠峰最近的路径,成功登上了珠峰。登顶相片记录了拉赫巴作为一个尼泊尔人实现登顶的自豪:专业的高山登顶服之外,他特地穿戴上了尼泊尔传统服饰,戴上了Dnakatopi帽——正常只有在隆重节庆日,尼泊尔人才会如此盛装华服。珠峰上的他挥舞着尼泊尔国旗,露着一口白牙,笑容灿烂定格。

一个月之前,拉赫巴购买了人生第一套昂贵的高山登顶装备:价值7000人民币的高山登顶服和4000人民币的专业高山靴。从一名日薪10美元的普通导游进阶到在这个行业令人仰止的“高山协作”,拉赫巴的收入也急遽攀升到一个登山季5000美元。他喜滋滋请家人拍下了纪念照。

“对他来说,新工作原本意味着新人生,因为他有能力更好地守护家人了。”妻弟盯了相片许久,神情黯然。

和其他珠峰登顶者一样,拉赫巴很快受到了尼泊尔总理达夫-库马尔的接见。然而这仅止于荣耀本身。除了一纸证书,拉赫巴没有领到一分钱奖金。登顶珠峰对尼泊尔人早已是稀松平常,连他的夏尔巴亲友们都记不太清,拉赫巴的一生究竟有过多少次登顶名峰的纪录。

最后的旅程 陪护中国女子登山队

拉赫巴第一次购买专业高山登顶装备,拍下纪念照

拉赫巴第一次购买专业高山登顶装备,拍下纪念照

1234...全文 5 下一页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