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当年飞机空调不给力咋办?空姐发扇子乘客自己扇

2017-05-28 18:01:20    重庆晚报  参与评论()人

  口述人:刘畅

时任川航重庆航站地服,现任川航重庆分公司地服分部班组长。

1997年,我放弃原先在航天部门的工作,来到重庆机场,成为当时川航重庆航站的售票人员。20年的岁月,让我从青春少女成为如今同事们口中的畅姐,20年的岁月,也见证了重庆机场魔术般的变化。

机场只有一个候机楼,值机柜台13个

1997年,我刚刚到重庆机场上班,有些荒凉,看上去像小平房一样的候机楼里,安放着机场的各个部门。当时,我作为川航重庆航站派驻的一员,就在这里,与机场售票大厅的其他工作人员一起,销售机票。

在我看来,上世纪90年代坐飞机是一件奢侈的事儿。那会儿,很多人月收入不过一两百块钱,光是一张机票,就要好几百,得花上一个人几个月的工资。 当时,重庆机场只有T1候机楼,就是现在的国际候机楼。负责值机的人也只有30来个,值机柜台13个。每天早上6点半上班,下午7点左右下班。

  川航在重庆机场的牵引车、运水车,有时还坐着空姐

我们除了春运期间很忙外,平时每天只有早上和中午的时候比较繁忙,但柜台前最多也只排十几个人。其它时候就相对闲一些,主要是因为来重庆的航空公司不多,航班也不太多。

乘客不多,往往飞机的航点过了,大家就可以坐下来休息,完全不像现在,屁股基本上都沾不到板凳。

航线只有十来条,乘客多是出差

我还记得那会儿的重庆机场,只有十多条航线。线路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三亚、海口和成都等地为主。那样的线路,绝大多数都是公干出差。慢慢地,随着重庆直辖的影响力在全国铺展开来,青睐重庆的外地客人也越来越多。

重庆才直辖那会儿,很多外地人到了重庆都说,到了四川重庆了。

  2007年,川航的重庆号客机

我记得1998年,我的侄女王佳刚上小学二年级,她随着我姐姐坐飞机去广州,第一次坐飞机的她兴奋无比。上了飞机后不久,飞机的空调突然制冷效果变得很不好,热得大家受不了,回重庆后,她还专门跑来给我说:“为啥飞机上空姐还给我们一人发了一把小扇子,坐飞机不应该很酷的事儿吗?怎么还要自己扇扇子啊?”

事实上,那会儿的飞机不多,我觉得比较常见的有波音737-200等载客量不大的飞机,川航投用的图—154飞机,其中最有航空意义的是EMB145型飞机可以坐50人,开启了重庆到成都的空中大巴序列。

直辖后的几年,随着重庆的经济开始加快发展,市民的腰包也鼓了起来,一些想尝鲜的市民在出行选择上,也越来越倾向“飞出去”。在一线工作的我也开始感觉到了忙碌,手写的登机牌被机打登机牌取代,柜台前面的乘客开始多起来,直到2003年,川航决定在重庆机场设立自己的售票柜台。

变成中西部地区大型枢纽

2004年,设计为100万人次客流量但在高峰期塞下过超过500万客流量的T1航站楼,不堪重荷,T2B航站楼应运而生,让重庆机场得以缓口气。

2004年12月12日,重庆机场建成了第二个航站楼,即现在的T2B航站楼,候机大楼占地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停机坪面积由30万平方米增加到38万平方米,设计旅客年吞吐量达到1500万人次。

此时,重庆的通航城市达到56个,当年旅客吞吐量超过523万人次,中国西部地区大型枢纽机场的名单中,终于写上了重庆机场的名字。

原标题:当年飞机空调不给力咋办?空姐发扇子乘客自己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