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北京现天价学区房:46万一平方米(图)(4)

2016-03-03 10:35:25  汉丰网    参与评论()人

学区房的广告。

天价背后的荒凉

2016年开始,学区房突然跳涨。这给找学区房的家长又添了一道门槛。

很多人都遇到了业主的临时涨价和跳单。预算不断增长,买到的房子却越来越差,很多人被迫选择总价低的平房和半地下室。

这是稀缺资源的优势。

在迟语的印象中,北京学区房的概念刚开始火起来的时候是2010年。

2010年,与往年“小升初”政策变化最大的是,当年北京所有知名中学、大学附中都将首次全部参加“小升初”电脑大派位。

在这之前,类似北京四中这样的名校,根本不参加派位,但这个政策出来之后,北京四中也要招收片区内派位的学生。根据划片的方式,学区房的概念兴起。

一旦房子被划分到片区内,“那就是坐等升值。”迟语说。

学区房彻底火起来的时候是2014年,北京市开始全面取消共建入学,所有学生都必须就近入学。

“这意味着以后孩子要上好小学,如果你不在学区内,只有买学区房一条路。”迟语当时就担心,虽然官方的本意是推行教育公平,但客观上其实助推了房价。

如今,迟语的担忧成了现实。

不断的有天价学区房的纪录被刷新。46万一平的天价房出现在今年2月份。文昌胡同口链家地产的业务经理刘先生卖出一套11平米的平房,总价530万,每平米约46万,是近期学区房交易的最高纪录。

位于西城区的文昌胡同,东到佟麟阁路,西到闹市口大街,位于西城区的“腹地”,长度仅有约400米,这条不起眼胡同因胡同西侧的北京市实验二小而闻名,而北京市实验二小,则是北京市乃至全中国最好的小学之一。

如此天价的学区房究竟是什么样子?

在一处已经出售完毕的学区房平房,推开破败的院门,是一处不到60平米的拥挤的四合院,其中被分割成了5间房,每间房子不到15平米,这每间房子经过拆分后,都具有独立的产权。

这座犹如废宅一般的院落没有任何生活的气息,唯一的作用仅仅是提供入学名额。透过斑驳的窗户,垃圾与杂物堆满了房间,有的地方甚至长出了杂草。

中介刘先生说,“买这样的房子的人,本来就不是为了住,甚至连出租都懒得租,只是为了孩子能上学。”

而在胡同口,随处可见求购学区房的广告贴纸。在院墙上,张贴的一则“求助信”上写着,“我是本地人在附近工作,但是户口在郊区,眼看小学快到上学的年龄了,但是没有户口,没有上学名额,无奈贴条向各位邻居求助,家中有空房,欲出售的邻居多多帮忙,我能出高价并是全款,面积不限,只为落户口。”

像这样想买平房学区房的极端情况的购房者,迟语并不推荐,在他看来,这种没有居住功能的高价平房,有很大风险。

如果小学要求有入户调查,“可以说一查一个准”。这种房子不适宜孩子居住,如果到时候不准入学,得不偿失。

“这种平房变成的天价学区房,本身就是一种扭曲的产物。”迟语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