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深度阅读页面 > 正文

房产巨头到了“活不下去”的程度了吗?(4)

2018-10-10 09:57:36    海外网  参与评论()人

不管哪一条,似乎都不太妙。金融去杠杆,房地产是重点防控对象。清华大学教授魏杰透露,为防止房地产市场的风险传染给金融机构,正在打隔断:一是各大机构原则上不再接受调整住房抵押贷款,即便要做,也会大打折扣,比例非常低。二是土地抵押制度,只有自有资金买的地才能抵押,且按照地价的20%抵押,严控风险爆发点。

取消预售制度的传言让不少老板半夜惊醒。预售制下,按孙宏斌的说法,开发商玩的都是别人的钱。实质就是超高的杠杆,一旦真的取消预售制,无异于釜底抽薪。

风声鹤唳,有关部门赶紧辟谣。然而,中国的智者从来崇尚的是见微知著,础润而雨之类。风起了,就要琢磨青萍之末。

政策呢?此前数轮经济刺激中,房地产都是拉动经济的主力军。然而,即便今年经济形势吃紧,外部还有人捣蛋,任志强所说的“夜壶”依旧无人想起。上半年,棚改货币化政策收紧,决策层最新的表态是坚决遏制房价上涨。显然,靠房地产拉动经济的思路,已经被放弃。

人口呢?一二线城市人口依旧是净流入,但国家正在调整空间布局,雄安新区、大湾区都是千年大计,要分流人口;四五六线,刚需哪里够用?

怎么办?

号称拥有业内最牛的研究团队的万科,又一次祭出了“价格战”。2008年,万科抛出“泡沫论”,率先降价;2014年,白银论,再降价;现在呢?万科厦门某楼盘放出五折销售消息,虽不是真五折,也不是亏本销售,但信号够恐怖。

对此,有业内资深人士分析,“万科一贯是敢于打价格战的。”当然,打折的肯定不只是有业内的风向标之称的万科,最近一段时间,一些都市报上再现整版的楼盘广告,员工内部价之类的活动也悄然复苏,而仅仅几个月前,茶水费还要十几万。

“为什么我们要敢于降价,快速降价,现在调控措施还在陆续出台,国家的决心和态度非常明确。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出货,措施和价格一定要比其他企业先走一步。”

上面这段话,来自万科高管2008年的内部讲话。那么,降价之后呢?

有数据透露些许消息:万科今年1-8月拿地金额仅次于碧桂园,净负债率从2017年底的8.8%提升至今年上半年的32.7%。

接下来的问题是,如果今年成功回款6300亿元,万科还会像当年一样在楼市回暖前夕抄底吗?或者说,楼市还有春天吗?


(责任编辑:费琪 CN001)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