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核心技术,从德国日本身上学习经验
科技日报:对现阶段的中国来说,很多领域还处于“三跑”中的跟跑阶段,很多核心技术并未掌握,我们应该以何种态度看待这种差距?该怎么做?
丁肇中:我不知道,但你说的这些政府政策是很重要的。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成为领跑的人?二战以后,日本和德国什么都没有了,教育系统也被破坏了,研究系统也被破坏了,可是政府非常支持科学。过了40年之后,现在日本的科学,德国的科学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我只能提这么一个例子。
搞基础研究的战略科学家一定要有说服别人的能力
科技日报:基础研究,需要长时间的积累,甚至二三十年,四五十年才会有结果;这几天,中国一位深受尊重的企业家任正非说,评价基础科学,最好不用量化的考核方式;因为对多数人来讲,基础研究是听不懂的,听不懂,那又如何获得公众和政府的支持?
丁肇中:在一百年前,基础研究是热学、光学、力学,现在用在飞机、火箭上;上世纪30年代的原子物理、量子力学,现在最简单的应用是网络、手机;40年代的时候,基础研究是原子能、核聚变,现在用在能源、国防上。您说的非常对。基础研究,从发现现象到运用,需要时间,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为实验失败是通向成功最主要的过程,不能怕失败就不去做。
你还问了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怎么支持基础研究?我过去的多数实验受到绝大多数人的反对,我要求政府组成评审委员会,唯一的要求是让一流的科学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因为第一流的科学家眼界可以放宽一点、远一点,看将来的趋势怎么样;而二流、三流的科学家只会关注项目产生哪些成果,投入产出值不值得,很难看到更远的地方。我开始做AMS实验的时候,反对的人很多,所以我希望政府做一个评审委员会,把美国科学院院士,拿过诺贝尔奖的人组成委员会来评审,终于被我说服了。
科技日报:您如何向公众介绍你的项目?您最期待下一步的发现是什么?
丁肇中:花钱最多,却“没有用处”的项目(笑)。我最期待把暗物质和反物质找到。(科技日报济南7月9日电)
原标题:美各界担忧政府贸易政策弄巧成拙:130万就业岗位面临危险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面对美国政府频频挑起贸易摩擦,美国国内农业、设备制造业等各界连日来纷纷发声,担忧政府的贸易保护举动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