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深度阅读页面 > 正文

这个中国男人的眼泪,为什么在以色列成了大新闻?

2017-10-30 09:18:08  环球时报    参与评论()人

图说:中国网络名人环球行代表团与纳粹大屠杀幸存者什洛莫·佩雷尔(左五)合影。

图说:中国网络名人环球行代表团与纳粹大屠杀幸存者什洛莫·佩雷尔(左五)合影。

【环球时报赴以色列特派记者刘洋】从北京到特拉维夫的直航航班,要11个小时才能到达,这距离远得让人有些惊讶。但更让《环球时报》记者参加的“中国网络名人环球行——以色列站”代表团成员惊讶的是,只用了短短4天时间,他们的行程就在以色列突变成一个“大新闻”。这“突变”始于一场普通的会面。让它变得不平凡的,除了主人公独一无二的人生,还有背后许多以色列人对中国的真诚……

什洛莫·佩雷尔的传奇人生

《环球时报》记者一行人与什洛莫·佩雷尔相见是在特拉维夫一间典型的“会面空间”,一座城市散布着这样专供人“谈事”的地方,着实挺方便。

走进房间的什洛莫气色很好,他今年已经93岁。“这是我第一次与中国人会面。”他对陪同前来的以色列外交官努瑞特小姐说。在以色列,什洛莫名气很大,不仅因为他是纳粹大屠杀幸存者之一,更因为即使在幸存者群体中,他仍是唯一——唯一靠冒充德国人、以“希特勒青年团”成员和“完美雅利安人”身份躲过大屠杀的犹太人。

1925年4月21日,什洛莫出生在德国一个犹太人家庭。10岁那年,全家被驱逐到波兰罗兹。一家人刚落脚,德国就入侵了波兰,所有犹太人都要搬进隔离区居住。什洛莫的母亲让他的3个儿子往苏联人控制的波兰东部逃跑。三兄弟在穿越苏德分界线时走散,当时14岁的什洛莫被苏联当局送进位于格罗德诺的一家孤儿院。

“离开那天,父亲提出了最后的要求——不论发生什么,不要忘记自己是犹太人。而母亲,我记得她一直大喊‘快跑!什洛莫,无论如何要活下去!’”什洛莫回忆道。

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孤儿们在东逃过程中被德军包围,所有人要排队接受检查,被发现是犹太人就要拉进树林枪毙,声称自己不是犹太人的男孩要脱下裤子接受检查,看看是否做过犹太人的割礼。

“你是犹太人吗?”什洛莫说,端着枪的德军士兵这样问他时,他已偷偷把身份证件埋在了地下的土坑里,耳边传来母亲的声音——“无论如何要活下去”。他冷静了一下,用德语回答自己是流落波兰的德国人后裔。士兵竟没有核实,就把他送到部队长官那里。后者十分喜欢他,甚至想收他做养子。于是,他成了这支部队的翻译和“便雅悯(最受宠爱的小儿子/吉祥物)”。

德军莫斯科战役失败后,部队长官为了给什洛莫活命的机会,推荐他回到德国本土,进入了培养“新德意志人领导者”的希特勒青年团青年领袖学校。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在种族学课上,他被当做“完美雅利安人”的样本进行颅相测量。“那4年我每天提心吊胆,害怕被发现我其实做过割礼。时间长了,有时真的觉得自己就是纳粹,德国人和犹太人这两个灵魂在我心里同时挣扎着。”什洛莫对《环球时报》记者一行人说。

什洛莫始终没被人发现。1945年德国战败,向美军投降的什洛莫很快被释放。他回到老家试图寻找亲人,发现父亲1943年在罗兹的犹太人隔离区饿死,母亲1944年死在毒气室,妹妹在二战末期集中营犹太人向西转移的死亡行军中被射杀。但他的两个哥哥大卫和伊萨克都还活着,前者去了巴勒斯坦,后者留在了德国。什洛莫选择投奔了大卫,并在1948年参加以色列建国战争。

如今,什洛莫有两个儿子、三个孙女和三个曾孙女,以色列和德国都常请他去给年轻人讲述历史。他的自传在1990年被拍成电影《欧罗巴!欧罗巴!》,该片1992年获得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

一场概率1/1000000000的会面

“真是他?是什洛莫本人?”刚从努瑞特小姐口中听到“这是大屠杀幸存者中最独特的故事”,阎京生就猜到了今天男主人公的名字。作为军事历史题材大V,阎京生的微博“战争史研究WHS”粉丝超过640万,而《欧罗巴!欧罗巴!》是他在DVD时代就爱上的电影。

什洛莫更惊讶,眼前初见的中国人竟然知道他的故事,看过他的电影,“这简直是大海捞针般的缘分”。于是两人紧紧相拥,情绪激动。阎京生的眼泪夺眶而出。这一哭,触发了很多东西。

“过去几十年,我内心的两个灵魂一直在打仗。但我相信,生存高于一切。”在什洛莫继续讲述心路历程时,努瑞特已把两人相拥而泣的照片发到脸书上。

“太感动了!我要这个故事。”短时间内,努瑞特收到许多以色列媒体人的类似留言,甚至英国一家从事大屠杀历史教育的机构找到她,希望对这次跨越数千公里的会面做报道。美国“Forward”网站也刊发了相关文章。

“中国的博主在遇到大屠杀幸存者的一瞬间潸然泪下”,10月18日,以色列最大的新闻网站Ynet新闻网以此为题报道了这一幕。报道还向读者介绍了《环球时报》记者跟随的中国网络名人代表团以及他们为什么来到以色列。这个代表团的成员除了阎京生,还有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童话大王”郑渊洁、美食博主美食家大熊(张浩然)、生物学专家开水族馆的生物男(周卓诚)、拥有1400万粉丝的漫画家郭斯特(林记)以及中国超模、2013世界超模大赛全球总冠军魏蔚。

“这是一场概率为1/1000000000的见面!”以色列影响力最大的报纸《新消息报》使用的标题更加煽情。文章说,中国有13亿人口,当他们中的一个代表团来到特拉维夫与大屠杀幸存者什洛莫会面时,竟然有一位团员十分熟悉和了解他的故事,这如同一个奇迹。与Ynet新闻网的报道一样,《新消息报》在表达震惊的同时也说,“这是神的安排”。

为什么这次会面会引起这么大关注?努瑞特的解释是,中国博主的动情一幕让以色列人意外,这一幕也触动了以色列社会,时下年轻犹太人对大屠杀的记忆在慢慢变淡,人们不太想再回忆痛苦的过去。是阎京生的眼泪,让大屠杀又一次登上媒体的大标题,是中国人唤醒了犹太人的记忆。

被唤醒的以色列人在Ynet新闻网和各自的社交媒体上表达他们的感动。以色列知名音乐人大卫·迪欧说,“这就像是个梦,一个无法忘记、精彩绝伦的梦”。以色列导演阿里克·罗瑟斯坦说:“现实总是比虚构的电影更精彩,感谢与我们分享这一刻。”以色列知名剧作家、演讲家加迪·陶布表示:“这是巅峰时刻,对中国与以色列的关系贡献良多,我为你们每一个人骄傲!”

“日本人当然该到南京向中国人道歉”

“我觉得中国才是个奇迹。”在与《环球时报》记者一行人交流时,什洛莫说,他很早以前就是毛泽东的粉丝,如今,“每个以色列人都想知道中国为什么能发展得这么快”。因为“大屠杀”,交谈的话题不可避免地提到南京。什洛莫说:“日本人当然应该到南京去向中国人道歉,但可惜,我做不了日本人的主。”

与什洛莫见面的前一天,《环球时报》记者参观了位于耶路撒冷的“大屠杀历史纪念馆”。当地导游利兹也说,“日本人应该到南京向中国人道歉”。与记者一同走进纪念馆的还有一群“欧洲面孔”,利兹说,他们是德国教师,来这里学习纳粹大屠杀的历史。在所有来到这里的外国人中,德国人最多。

因为与什洛莫的一抱,中国网络名人们接下来的行程,不论是与以色列家喻户晓的明星中国菜厨师阿哈罗尼交流,还是中国超模与以色列名模“比美”,都受到了当地媒体的关注。此外,正致力于制造“人造肉”的以色列SUPERMEAT公司高管还向中国网络名人们介绍了“人造肉”的研发进展,以及对何时会进入中国市场的预期(至少还需要5年)。

为什么环球网与以色列外交部共同主办的“中国网络名人环球行——以色列站”会引起当地媒体这么大关注?努瑞特认为,这里面不仅有犹太人感恩中国人相救的历史因素,更多的是以色列人对中国迅速发展的好奇,以及对当下中国的好感。这名张口闭口称中国是“以色列新情人”的外交官说,世界很多国家都有反犹主义,但她和中国人交流时,许多中国人甚至都不了解这个词的含义,这让以色列人特别感动。

其实感动是相互的。就像《环球时报》记者走在特拉维夫街头时,不止一次听到陌生人用中文说,“你好,中国”。

(责任编辑:卢书敏 CL1259)
关键词:以色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