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教授中文外,学校在教学法上也尝试借鉴中式的做法。学校购买了上海数学辅导书《一课一练》,尝试采用“上海数学教学法”。华莱士表示,中式教育对每个孩子的知识掌握有较高期待,而英式教育强调独立和批判性学习,我们希望结合两种教育方法的优点来培养下一代。
学校创办者之一的戴雨果表示,他自学掌握中文后,在工作上获得很多好机会。作为一名新闻学教授,他主持制作的6集电视纪录片《你所不了解的西方故事》曾在中国中央电视台播放。“中国现在是全球约120多个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我希望我们的下一代做好准备,抓住这一机遇。”
私立学校开设汉语课堂比例已达45%
在莱斯特城的莱斯特大学,主管国际合作的大学副校长莎拉·狄克逊(中文名:狄苏文)用中文发表了一篇致辞,正在准备汉语水平考试的她会定期去学校附近的孔子课堂学习。对狄苏文来说,学习中文既是与中国开展业务的需要,也是宝贵的人生收获。
狄苏文在西交利物浦大学工作过3年,见证了英中两国教育合作、人文交流的迅猛发展,也深刻体会到学会中文的好处。目前,她正在推动大连理工莱斯特国际学院建设,希望更多在大连工作的外籍教师能掌握基础中文。
20年前,一群英国高等院校的汉语教师自发成立英国汉语教学研究会,他们定期举办学术会议,与全球各地的汉语教师切磋教学经验。正是出于这份对汉语教学的热爱和坚持,加入英国汉语教学研究会的汉语老师人数逐年递增,这个非营利性学术组织的规模和影响力不断壮大。
莱斯特大学校长保罗·博尔则设想得更远,他认为未来的国际教育交流,不仅是中国学生来英国等国家学习,同时应有更多英方学生前去中国交换学习。他希望未来在莱斯特大学,能有40%的学生去中国体验学习,当然这就意味着学生需要具备基本的中文能力。
随着中国影响力的增强以及中英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英国人认识到了学习中文的重要价值。无论是商务往来、科研合作,还是文化交流,懂得中文意味着有更多机会。英国一所私立小学的校长告诉本报记者,每年学校组织的中国夏令营活动,都有不少法律、银行、贸易行业的家长早早给孩子报名,这些家长认识到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随着孔子课堂在英国推广,不少公立学校尝试开办学习中文的兴趣班。私立学校开设汉语课堂的比例已经达到了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