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深度阅读页面 > 正文

郑永年:印度赶不上中国,因他们缺少秦始皇和毛泽东

2017-09-12 08:05:45  IPP    参与评论()人

金砖发展银行的成立意在打破由IMF以及世界银行把持的西方经济体系,提升了发展中国家在此体系中的地位。这些都是积极的。尽管印度至今不接受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但中国还是努力地推动中蒙缅印关于孟加拉湾的合作,让印度有发展空间,也让在南亚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看到金砖国家合作的辐射、影响力。

同时,中印之间也开始技术分享,意图创建金砖国家自己的技术能力。例如,中国国家航天局宣布和印度共同开发公用的卫星系统。在商业上,无论是华为、中兴等从事电器生产、软件开发、通讯、汽车制造等颇具实力的私营公司,还是钢铁、煤炭、水产、化工、工程承包等行业的一批“国字企业”,它们都在印度取得了不俗的业绩。中国已经是印度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印两国如能真正实现硬件与软件的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就能在国际竞争中为金砖国家发出更高的声音。

如同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至少现在莫迪政府“对外开放”的动力非常强大。道理很简单。正如我们前面所讨论的,莫迪在内部改革很困难,但引入外来的因素则比较简单一点。中国、早先的日本等都是通过引入外来经济因素要克服内部的既得利益的。

同时,莫迪也在千方百计地进行内部的“解放运动”,即废除种姓制度。如果成功,废除种姓制度可以说是印度真正民主化的开始,对印度的政治和经济结构必然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对外开放”和“内部解放”,这两方面的因素,如果成功结合,那么就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来改变印度。所以,我们没有任何的理由而忽视印度,倒是有千万个理由去关注印度的崛起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否则就会犯巨大的错误。

本文作者系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郑永年教授。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责任编辑:高宗影 CN06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