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空气质量排名
刘保献告诉记者,现在北京已经组建了三位立体监测网络,包括地面35个子站对PM2.5、PM10等6项污染物的常规监测,以及成分观测,还有静止卫星、极轨卫星、激光雷达等组成的垂直监测,更有覆盖乡镇街道的高密度监测网络等。在监测的同时,监测中心建立了严谨的质保质控体系,日校准、周巡检、月审核、季检查。
无论是监测还是预报,最终目的是为了服务社会生产和市民的生活。记者了解到,北京从1997年开始空气质量预报尝试,2001年开始三项污染物的空气污染指数预报,并向社会发布,2013年实现六项污染物空气质量指数预报。
空气质量的预报是非常严谨的,监测获得的数据需要通过复核、审核才能签发,并提供给相关决策部门,确定是否需要启动预警,启动什么级别的预警。为此,监测中心工作人员一年365天全勤,节假日无休,全时保障。令人欣慰的是,从监测结果来看,北京的空气质量正在显著改善,去年227天达标。并且,过去北京的空气污染浓度有南高北低的特点,现在各区域浓度进一步均匀化。
打通大气治理“最后一公里”,北京1300余个空气监测点已组网应用
科技已经越来越成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手段。记者上午从市生态环境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本市已经建设了1300多个空气质量小微监测点,组成了高密度监测网络。这在全国都属于先进水平。据悉,这张网络在压实属地网络、支撑大气环境精准监管和执法、提高大气治理精细化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25日讯(记者曹红艳)生态环境部25日通报的全国空气质量状况显示,今年1至11月,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1.6%,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