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4月空气质量排名:海口拉萨珠海居前三 邢台排末尾

4月空气质量排名:海口拉萨珠海居前三 邢台排末尾
2019-05-17 16:09:21

4月空气质量排名

4月空气质量排名

原标题:4月空气质量排名公布:海口市居第一 北京优良天数持续改善

生态环境部今日向媒体公布了2019年4月和1-4月全国空气质量状况。北京市4月优良天数比例为66.7%,同比上升10.0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4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8.6%。1-4月,优良天数比例为70.0%,同比上升5.0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5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5%。

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19年4月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8.8%,同比上升7.0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9%;PM10浓度为6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7%。1-4月,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9.9%,同比上升1.9个百分点;102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同比增加25个;PM2.5浓度为49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PM10浓度为7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7%。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4月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65.6%,同比上升11.9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52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8.3%。1-4月,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53.2%,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81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8.0%。

北京市4月优良天数比例为66.7%,同比上升10.0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4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8.6%。1-4月,优良天数比例为70.0%,同比上升5.0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5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5%。

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4月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91.1%,同比上升17.0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3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6%。1-4月,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5.7%,同比上升2.6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5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2%。

汾渭平原11个城市4月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3.9%,同比上升6.6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47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7.5%。1-4月,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52.4%,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83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7.8%。

2019年4月,168个重点城市中邢台、太原、安阳市等20个城市空气质量相对较差;海口、拉萨、珠海市等20个城市空气质量相对较好。

2019年1-4月,168个重点城市中临汾、石家庄、邢台市等20个城市空气质量相对较差;海口、拉萨、深圳市等20个城市空气质量相对较好。

2019年4月168个重点城市排名前20位和后20位城市名单

4月空气质量排名

4月空气质量排名

延伸阅读:

探访北京环保监测中心:一年365天全勤 紧盯空气质量

空气质量排名受到公众关注,但空气质量也是怎么监测的呢?

很多北京市民的手机里都安装了空气质量APP,出门前我们看一看今天的空气质量怎么样,下了班我们看看未来几天有没有污染。每当遇到重污染过程时,我们恨不得几个小时就刷一刷,看看哪个地方率先开始好转了……这些空气质量信息的背后,是一支团队在默默地工作。他们就是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的工作人员。今天上午,记者走进监测中心,探访空气质量是怎么监测的。

在监测中心一层,有一个空气质量预报会商大厅,工作人员在这里可以实时连线生态环境部以及京津冀区域各省级监测单位,互通最新监测信息,分享预报结论。监测中心副主任刘保献说,京津冀及周边七省市已经建立了空气质量联合视频会商体系。

4月空气质量排名

4月空气质量排名

刘保献告诉记者,现在北京已经组建了三位立体监测网络,包括地面35个子站对PM2.5、PM10等6项污染物的常规监测,以及成分观测,还有静止卫星、极轨卫星、激光雷达等组成的垂直监测,更有覆盖乡镇街道的高密度监测网络等。在监测的同时,监测中心建立了严谨的质保质控体系,日校准、周巡检、月审核、季检查。

无论是监测还是预报,最终目的是为了服务社会生产和市民的生活。记者了解到,北京从1997年开始空气质量预报尝试,2001年开始三项污染物的空气污染指数预报,并向社会发布,2013年实现六项污染物空气质量指数预报。

空气质量的预报是非常严谨的,监测获得的数据需要通过复核、审核才能签发,并提供给相关决策部门,确定是否需要启动预警,启动什么级别的预警。为此,监测中心工作人员一年365天全勤,节假日无休,全时保障。令人欣慰的是,从监测结果来看,北京的空气质量正在显著改善,去年227天达标。并且,过去北京的空气污染浓度有南高北低的特点,现在各区域浓度进一步均匀化。

打通大气治理“最后一公里”,北京1300余个空气监测点已组网应用

科技已经越来越成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手段。记者上午从市生态环境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本市已经建设了1300多个空气质量小微监测点,组成了高密度监测网络。这在全国都属于先进水平。据悉,这张网络在压实属地网络、支撑大气环境精准监管和执法、提高大气治理精细化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市环保监测中心副主任刘保献介绍,监测中心早在2015年就尝试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建设空气质量监测网络,1300多个小微站组成的监测网在2016年组建完成,并在2017年正式投入应用。刘保献说,这张网络在三方面发挥了作用。一是压实了属地的环保责任,空气质量考核从市级延伸到乡镇街道,目前本市已经定期开展街道乡镇空气质量排名,利用网络形成了全市一盘棋;二是有效支持了精准监管和执法,这张高密度网络可以准确定位局地污染源的位置和特征,便于执法队员及时发现污染高值,打击违法排污行为,可以说是利用监测网络打通了监管的“最后一公里”;三是提高了大气污染治理的精细化水平,刘保献说,这张监测网络的数据共享到各区和街道乡镇,指挥棒交到了乡镇、街道“指挥官”手里了,完善了大气三级治理体系,从被动解决问题到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了大气治理的新动力。

刘保献说,高密度的监测网络未来在本市大气治理中还会发挥新的作用。比如去年本市又建设了覆盖街道乡镇的粗颗粒监测网络,下一步要利用这些网络开展大气治理的监测,服务监管治理。

(责任编辑:周晶晶 CN032)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