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正雄与记者合影
央广网厦门9月20日消息(记者刘立忠、吴婉瑜)“当时她就问我,为什么会想来参加这个活动?我说,我当然想,我不是现在想,是很早就想了……”
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大陆探亲,开启两岸交流之门。吴正雄从香港辗转福州,第一次踏上祖国大陆的土地,他的大陆第一站是福建中医学院(现福建中医药大学),从此与福建中医学院结下了不解之缘。之后时值福建中医学院成立30年庆祝活动,吴正雄组织台湾中医界同仁一起来到福建中医学院参加活动并接受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记者盛志耘的采访。30年弹指一挥间,19日,74岁的吴正雄再次接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节目中心记者的采访。如今他是漳州政融食品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的总裁,从两岸中医交流第一人,成为见证两岸30周年变化的一名成功台商。
“土很黏,粘了就爬不起来了”
“当时,请台湾代表讲话,没人敢上去,我比较大胆,我就上去了。”吴正雄介绍,30年前参加两岸中医交流活动的场景历历在目,现场媒体来了200多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滚动播报了15天。“当时她就问我,为什么会想来参加这个活动?我说,我当然想,我不是现在想,是很早就想了……”
吴正雄回忆,他24岁开始在台湾开堂行医,医术在患者中享有口碑,当时患者都称呼他为“孩儿仙”。来到大陆后,看到大陆医药技术条件比较差,就想着能否把台湾反响比较好的药品引到大陆。“当时北京同仁堂安宫牛黄丸、漳州片仔黄名气很大,我们也一直想过来找机会合作。”吴正雄介绍,他于1993年与漳州制药厂合作,在大陆推广“快安感冒液”。“当时大陆有关部门规定‘台湾药品有台湾当局审批的药照可以移此申报生产’,我们的‘快安感冒液’一经推出,得到很好效果。”
吴正雄用闽南话介绍:“漳州土很粘,粘了就爬不起来了。大家都是闽南人,风俗习惯一致……”。第二年,吴正雄与来到大陆的第一批台商在漳州成立漳州台商协会,并任首任常务副会长。1999年,吴正雄成立漳州政融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公司第一款产品应时势需要主推“酒国英雄”品牌,收效甚好。2010年,吴正雄调整台湾研发团队和布局,进军与酵素相关的生物健康产业。“当时,大陆的酵素市场还是一张白纸,我认为酵素是生命之源,我看好大陆的市场潜力。”
两岸中医文化交融交汇
“台湾早期学徒都是向‘唐山师傅’学的, 因为头手、二手这些师傅最好的都是大陆过去的,我们叫‘唐山师傅’。其中,潮州、汕头的师傅名气最大最正规。”吴正雄回忆,他14岁开始当学徒,晚上读夜间部自学,最终通过各项官方考试认证,并一步步深造。
“来到大陆后,发现当时两岸医学的开放和思想不太一样,当时理论和教学大陆是在行的,但台湾教学方法更人性化、讨论化、开放化。”吴正雄表示,如今,两岸的医学氛围都发生变化了,医生基本上都是学院教学了,但他认为道地的中医的还是要从学徒开始。“孩工、头手、二手、三手……掌柜的、拿称的、开药、抓药的是一手,拿劈刀的是即将升头手的,以此类推,当学徒至少三年四个月。从学徒开始,煎炒炮制都要学。还要懂得漂露,用竹笼子漂露多久、流水多久、晒多久。”吴正雄认为,中医的精华就是炮制。当时的“不科学”也是“最科学”的。而现在都是机器制作。“我一直认为以前的炮制方法,药是最有效果的。现在已经没有人这样去学了。”
创业难,守业更难
“我大部分时间在大陆,现在回台湾最多三天,20几年如一日。”吴正雄认为,现在很多台湾人创业失败的原因很大原因就是没有侧重点。“台湾青年过于安逸,海岛心态严重,而且受到政治因素影响太大。台湾政治总是呼吁所谓“民主”,为了选票违背良心,搞得民不聊生,受苦的是台湾民众。”吴正雄表示,相比而言,大陆这几年的优势显现,内需市场、人多、地大、物博,都给你充分发展空间。大陆青年一代比一代强,现在90后都很优秀。台湾青年现在和大陆青年比已经没有太多的优势。“在大陆,只要守法营业、正当赚钱,发展空间是无限。”
如今,吴正雄大陆的工厂每个月可生产酵素液体100吨,销量基本饱和。最近吴正雄又在漳州南靖购买了50亩地的使用权,准备增资扩产,将台湾几家企业继续引进大陆。吴正雄坦言,如今,台商在大陆的优势已经没有以前那么突出,但台商发展的心愿很强,主要是意识形态和资金要准备好。“前途、未来都在大陆。如今年青人创业与第一代台商的思维和环境已经不同。创业难,守业更难,但市场蛋糕那么大,要想办法怎么争取更大口的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