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砥砺奋进的五年·我的故事]父子矿工的煤炭情

2017-09-10 09:02:39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翟二勇靠着挖煤艰难地养大了一儿一女。2009年,18岁的大儿子翟浩浩子承父业,也穿起了蓝色的矿工装,做了一名矿井皮带看护工。

“以前在底下,整个巷道一千多米,就只有我一个人,没人说话,没人交流,煤灰特别大,眼睛睁不开,灰尘全呼吸到嘴里了。”环境虽然苦,但翟浩浩觉得矿工就该这个样。然而2016年,一张面向全矿职工公开招聘超市工作人员的启事,让翟浩浩第一次彻夜难眠,“咱们这个煤矿面临着关闭,因为井下那些操作什么的也都比较熟练了。每天重复的上班习惯了,在井下干的也挺好,有时候在想,突然一下上了井是什么感觉,什么都不会,脑子里一片空白,你要重新学习。”

50多年的开采令古书院矿频临枯竭。其实早在十几年前,由于优质煤炭越来越少,古书院矿已经提出了“多元开发,多种经营”的发展思路。2003年以来,矿上先后开展了机械制造、商饮服务、文化艺术、建材等非煤产业,万德福超市就是在那时投资1500万成立的。

最终,在超市报名结束前,翟浩浩决定去那儿做一名保安。职业的转变,带动了心态的转变,“见了人你得说‘你好,欢迎光临’,刚开始时候,你不好意思,紧张,张不开这个嘴。自己反复的心里挣扎挣扎,练了两三天也喊出来。有些顾客比较蛮横,过去骂你一顿,其实心里很生气,那回就是完全考验自己的时候,表面还得笑着。一个最主要的,服务就是以顾客为主。”

有数据显示,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共挖了140亿吨煤炭,其中七成外调出省。截止古书矿院关停那一日,也已开采出了煤炭上亿吨,被一列列火车运往四面八方。年内,这座有着59年历史的老矿就要关闭,而跟它一样被关闭的,山西省共有18座,退出产能1740万吨。

改革的过程是痛苦的,截至今年8月,古书院矿已经分流安置职工3100多人,未来,还将有近600人需要奔向新的工作岗位,而这一数字在山西省将会达到11.8万人。

翟二勇再有几年就要退休,眼下,他留在矿区安检科,继续守护着已经完成历史使命的矿井。而儿子翟浩浩也越来越熟悉自己超市保安员的岗位,由于工作努力,去年底还被提拔为安保部经理。

“现在穿着白衣服,夏天有空调,冬天也有暖气,老师傅们见了,呀,从蓝领变白领了,确实是,多好的地方。”翟浩浩说。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