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为了保护投资者,现在真是“操碎了心”。
我看到昨天深交所投资者教育发文,提示投资者们要对上市公司重大风险提示公告密切关注。主要是提到对于上市公司的一些重大事项的提示公告会是分阶段披露的,而投资者在关注上市公司的时候可能会忽略阶段性的风险。
其中举了个例子,很典型。
这个例子显示,时间是在2012年9月了,有投资者关注到一家公司公告了被立案调查的公告,公告内容显示“因公司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有关规定,证监局决定对公司立案调查。”
公告披露当天,这家公司股票开始停牌。停牌近一个月后,公司披露了2012年中报更正公告并复牌,公告内容显示公司披露的2012年中报虚增利润超过4000万元,也没有及时披露公司上半年已停产事项,这样的行为严重违反了《公司法》、《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所以,公司正在进一步自查,同时也在配合中国证监会的立案稽查,有关财务数据等信息有可能进一步变化,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公司股票在复牌当天便跌停了。
一个月后,一直关注这家公司的投资者又看到交易所对公司2012年中报虚增收入、成本和利润事项进行了公开谴责,虽然公司仍在持续披露风险提示公告表示公司仍在配合证监会的立案调查,但他认为公司利空消息已全部释放了,再加上前期公司股价已经大幅下跌,于是判断,这是到了买入公司股票的最好时机。另外,同时也看到股吧、论坛里也有一些帖子的观点和他一致,于是这位投资者重仓买入了这家公司股票。
结果,这家公司又披露了自查结果公告,显示公司2008-2011年都存在虚增收入和利润的情形,公司股价连续跌停。到最后这位投资者只好挥泪割肉出逃,亏了大量本金,这是才后悔当初没有对公司前期披露的风险提示充分重视。
古语云,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但在股市中,利益诱惑前,很多人都忘了这样的基本道理。甚至还会有一种“鸵鸟心理”,鸵鸟遇到危险时,会把头扎进沙子里,认为看不见危险了,危险就不存在了。而且投资者常常还会自我欺骗,比如买了一个股票,就尽可能的去网上找到能够支撑自己操作的利好,而对风险因素报以侥幸心理。
有关风险提示公告,还有一种情况,会让投资者踩到坑里,就是对于风险提示公告反向解读。
举个例子:有投资者看到论坛里有人发帖,提到一家公司是新能源、机器人及高端智能制造为一体的优质标的。于是就去查看这家公司的公告,注意到这家公司确实发布了设立新能源、机器人相关产业并购基金的公告,但同时也看到公司每隔一个月就会披露一次暂停上市风险提示公告。
这位投资者就纳闷了,这又是利好,又是利空,该如何是好?于是在论坛发帖咨询其他人,有人就告诉他,炒股要看到公告背后的内容,对于新能源、机器人板块的投资,这家公司肯定筹划已久,并且已投入巨资,之所以在公告中写的比较保守,是为了避免投资者察觉到庄家意图,提前握住筹码;至于暂停上市风险提示,是公司与相关机构合作,为了打压散户大量洗筹以便吸筹的手段。公司越是披露风险提示,我们小散越要握紧手上的筹码。
这样一番并没有根据的话,让这位投资者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在股价大幅下滑时,仍然坚持持有这家公司股票。结果没几个月,这家公司又披露公告,因为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被处以顶格罚款,董监高被市场禁入并罚款,公司股价更是大幅下挫。这时这位投资者又到论坛去找之前指点迷津的那位“高人”,发现人家已经很长时间没登陆论坛了。
因为市场的鱼龙混杂,长期存在严重的投机风气,一些投资者也养成了“不信公告信传闻”的习惯,只盯着股价,对风险提示公告视而不见。这样无疑是增加了投资操作的失败概率。
其实我们常见的上市公司风险提示公告有多种,比如:新股风险提示公告、股票可能被暂停上市的风险提示公告、重大资产重组的一般风险提示公告、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立案调查进展暨风险提示公告、公司更名的风险提示公告等等。
在买入股票之前,应当仔细查阅公司披露的相关公告,对于公司的风险提示公告尤其要密切关注。也可以做得更小心,比如可以通过深交所的互动易平台或公司的投资者关系电话对关心的问题向上市公司提问,再基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及对公司股价的合理判断做出投资决策。
《易说》专栏正在给大家送福利,关注《易说》的微信公众号就可以免费领取精品投资课程光盘,在微信搜索公众号:yishuo618,添加关注,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