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道空无一车
下午5点半,记者再次来到地铁芍药居站A口,与早高峰呈现鲜明的对比,许多市民刚下地铁,就来到自行车道上,准备扫码解锁这里的单车。短短两分钟,就有12辆车被骑走。
“别看小黄车早上把车运走了,可到了晚高峰这会儿,他们还会把这些车再拉回来投放。”在芍药居一号院门口摆摊的陈阿姨告诉记者。此时不远处,一辆货车停在了马路旁,车上的人打开货厢车门,正从车里一辆接一辆地卸下小黄车。
晚上7点半,天色已经暗下来,此时原本被挤得满当当的自行车道已经空了下来,原本停放在这里的单车消失得无影无踪。
写字楼园区周边
共享单车扎堆出现
不仅仅在地铁站周边,写字楼、园区周边也成为共享单车潮汐效应最为明显的场所。
在酒仙桥一处文化创意园工作的刘宁告诉记者,在文化园区允许共享单车进入以后,每天都会有约500辆单车进入园区。“我们特意在园区内设立了共享单车的停车点,可每天早上9点以后就必须要派人进行一次清理。等到了晚上五六点钟,这些单车又都会全都离开园区。”
“别看只是一座写字楼,到了工作日早高峰时期也能聚集上百辆自行车。”在朝内南小街,小黄车一名运维人员告诉记者,为了解决车辆调配问题,有时候一个大型写字楼门口就需要3名运维人员来维持秩序。
共享单车的停放和调配到底该怎么治?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诸大建表示,共享单车的出行具有明显的潮汐性,在地铁站、商务楼前造成占地拥堵,这是企业在运营中出现的问题。他认为,由于这种潮汐性的存在,一些路段的停车需求势必很旺盛,在共享单车数量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量级的情况下,想要解决非机动车停车问题,还需要一个足够细致、全面并且可行的方案。
李博 文并摄 J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