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撂荒地变成高产田

2017-09-07 08:41:46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2 循环农业效益高

为降低市场风险,富士水稻机械化生产专业合作社围绕水稻生产过程开展养殖、草业等业务,组建集团公司,成立种苗、养殖、草业、有机肥等专业分公司,形成“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生产模式,构建循环经济体系。

稻谷加工后的碎米、秸秆及稻糠用于养殖,养殖产生的粪便用于生产有机肥料,有机肥料再投入到育苗和水稻种植当中。这一良性循环,延长了产业链条,提高了产业效益,增强了风险抵御能力,实现了土地收益最大化。

谈及土地流转的好处,乔俊红总结说,横山无定河沿岸8万亩撂荒稻田,富士水稻机械化生产专业合作社流转承租耕地就将近1.3万亩,为破解耕地撂荒问题探索出一条有效途径。流转后的地块通过整合,规范整齐,面积增加,更有利于机械化作业。目前,合作社有农机70多台(套),实现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带动提升了无定河沿岸农业生产现代化进程。贫困户通过耕地入股、到企业打工等形式,也实现了脱贫致富。

在无定河畔,像这样的水稻种植大户或专业合作社还有二十多家,他们积极创新流转经营模式,扩大土地经营范围。种植大户白永雷从辽宁引进稻蟹共生技术,实现蟹田稻与稻田蟹立体生态种养,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并带动其他种植户发展稻田养蟹。

3 当好大户“服务员”

“发展现代农业的‘抓手’就是土地流转,土地流转作为落实‘三权分置’改革的重要一环,是盘活农村土地资源,激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抓住这个‘牛鼻子’,就能有效破解农村耕地撂荒难题,找到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金钥匙’。”横山区委书记王效力如是说。“三权分置”放活了土地经营权,给了经营主体政策依据,让他们吃了“定心丸”,才敢“甩开膀子、迈开步子”大胆干。

横山区委、区政府力争当好种植养殖大户的“服务员”。通过政府引导,5年来,横山区累计规范流转土地8万多亩。2015年初,该区建立了无定河水稻种植技术专家大院,走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的路子。打造水稻种植产业化、集约化、机械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园区,科学匹配相关产业,增加附加值。2015年专家大院在韭菜沟租种稻田30亩,试验品种11个,其中“倍增二号”水稻亩产700多公斤,超出传统种植品种250公斤左右。

王效力告诉记者,从2013年起,横山区就将土地流转确立为全县农业头号工程来推进。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确定以无定河沿岸撂荒稻田作为试点,出台《关于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的实施意见》,对参与土地流转的种植大户、流出农户等进行奖补。2016年4月,横山区又对扶持政策进行了全面优化,给予政策、项目、金融信贷、科技等全方位扶持。通过政策扶持等,有力推进了全区特色现代农业发展。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