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我是未来》:让科技变得“有意思”

2017-09-06 14:11:42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而在舞美呈现和节目设置上,《我是未来》邀请知名舞美和视觉特效团队加盟、采用“冰屏”代替传统的LED屏幕、邀请人工智能机器人担任主持助理、加强场外视频短片制作……可以说,节目在传递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等“干货”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年轻化、趣味化表达。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评价说:“我特别欣赏湖南卫视和唯众传媒的叙述方式,不端着、不装、通俗易懂。让人以亲切的方式,有质感的方式,接触到科技。”

发掘科学家的“背面”

这档原创科技秀的酷炫之处不只在于展示高端科技产品和各种神奇的科技技能,还在于传递出这些科学家身上对于科研工作饱满的热情以及充满智慧与爱心的生活诉求。

比如“无人机教父”拉菲罗·安德烈为了实现飞行的梦想做了很多疯狂的实验,但他在紧张的科学研究中,还抽时间创立了一家价值50亿元人民币的公司,最后卖给了亚马逊;蔚来创始人李斌除了拥有速度可媲美高铁的超级无人电动跑车外,还拥有一个特别幸福的家庭,从事科技研究并非就会对家人不管不问,他对妻子孩子有着深沉的爱……

这样的故事,在《我是未来》的舞台上还有很多,霍金、杨振宁、张首晟、王中林、裴端卿等众多科学家、科创家轮番登场,除了展现出自己对科学与权威的追求,也让观众了解到许多科学家的“背面”。正如湖南广播电视台副台长张华立所言:“《我是未来》把目光从明星身上移开,请大家多看一看那些闪闪发光的科学家们,让他们成为社会的主角,明天的主角。”

由于开播时正值暑假,《我是未来》的推出无疑对于青少年群体极具科普意义和引领作用。杨晖分享了录制现场的一个故事,头两期节目录了整整5个小时,体验官李锐特别担心现场的小朋友们待不住,但一段时间的观察后,他发现小朋友们都听得特别认真,完全被台上的科学实验吸引住了。“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迅猛,但是大众传播又为科学做到了多少反馈呢?今天看到《我是未来》这档节目,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俞虹表示。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