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北大光华院长刘俏2017年开学典礼致辞:“定义美好”的能力和“建设美好”的愿力

2017-09-06 11:16:45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各位老师、来宾、家长与亲友,

亲爱的北大光华2017级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相聚在北大百年讲堂,在座的有近1300名光华2017级的新同学。你们中间有刚刚经过高考砥砺的本科新生;有严格筛选后脱颖而出的金融硕士和MPAcc同学;有饱含学术理想的硕博生;也有工作若干年之后重归校园的MBA和社会公益硕士学子;更有汇聚全球行业精英,践行“上马杀贼,下马读书”的EMBA和光华-凯洛格国际EMBA同学;以及各项目的国际留学生。不管大家是以何种身份最终实现了北大梦、光华梦,我相信在这之前大家都走了很长、很辛苦的一段路。祝贺你们!光华的全体教职员工为你们感到骄傲!你们的到来让今天这样一个日子变得不同寻常,也让百年燕园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今天是属于你们的!欢迎你们!

大家来到北大,开启新的一段人生旅程。我们必须正视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正经历着的急剧变化: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朝鲜核弹实验,欧洲非法移民,土耳其的“去世俗化”等一系列事件冲击着国际政、经格局,我们受益于其中的全球化正受到严重挑战;长期以来以规模为导向的经济增长并没有带来包容、分享和普惠,环境污染、收入不平等、阶层固化等结构性问题正挑战着我们引以为荣的增长模式的合理性;人类社会正步入一个信息的获取与交流变得泛滥而随意的时代,碎片化的知识、似是而非的观点、质量低劣的“智慧”充斥周遭,知识唾手可得,思想力却逐渐式微;我们也看到新技术崛起所带来的巨大机会和更为巨大的挑战——依赖大数据和深度学习,AlphaGo只用了两年时间就完成了从业余棋手到世界第一围棋手的超越,人工智能(AI)挑战着现有的产业逻辑和秩序,甚至人类关于智力(intelligence)的认知……

在这急需我们去反思技术,反思文明进程,反思发展模式的重要历史节点,在我们赖以生存的智慧和和习以为常的秩序受到如此众多的挑战之时,大学教育应该坚守什么样的本质?我们的学生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品性和能力?

一个多月前,我有机会和光华的EMBA同学一起在伦敦参访开发AlphaGo的人工智能明星企业,DeepMind。那里的AI科学家预测当计算机的计算能力达到每秒一百亿亿次时,人类级的人工智能就会出现;现在世界计算能力最强大的计算机是我们国家开发的神威·太湖之光,它的计算能力已经达到每秒12.5亿亿次。如果计算机界的摩尔定律还能延续,乐观估计再有十年时间,人类级的人工智能(human-level AI)就会出现。事实上我们已经看到人工智能在人类生活的若干领域展现出比人类更强的能力。

当人工智能在越来越多的领域表现得比人类更为“聪明”时,我们的大学教育能给学生带来什么?计算机和人工智能大师阿兰·图灵曾提出用“模仿游戏”来测试机器是否会思考——在人和机器的对话中,看机器是否能做到和人一样好。后人把这称作“图灵测试”。我一直在想象一个反向的“图灵测试”场景——怎样在一群具有人类级智慧的机器中辨识出人的卓尔不群?在迎面而来的人工智能时代,人以什么样的品性和能力区别于具有高级智慧的机器?其实,正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将会告诉我们大学教育应该坚守的本质。我认为真正的教育应该赋予人两种力量——“定义美好”的能力和“建设美好”的愿力(willpower)。

AlphaGo可以完败世界围棋第一人柯洁,但是AlphaGo不知道围棋之外的世界——那些胜利时的欣喜若狂和失败后的黯然销魂;人工智能可以写出能媲美优秀诗人的诗句,但TA不能像人一样感受“雾失楼台,月迷津渡”背后幽深的意境,或是“西风残照,汉家陵阙”里的历史苍凉;在智能投顾领域,AI可以用复杂有效的算法拿出比人更理性的选股策略,但机器无法解悟牛、熊交替下个体生命的喜乐和悲伤……运用得当,AI可以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物质上的富裕,但是人工智能无法帮助解决人类在精神层面的匮乏。机器没有人类拥有的无限创意,没有人类的情感和自我认知,无法理解什么是甜蜜的生活。

使人能够区别于机器,乃至宇宙万物的,是思想,是“定义美好”的能力和“建设美好”的愿力。“因思想,而光华。”借用查理·芒格的表述方式,我们应该把获取思想看成一种道德责任。这种道德责任与大学的精神一脉相承——获取“定义美好”的能力和“建设美好”的愿力是北大光华学生应该扛起的责任,也是我对大家最大的期望。

怎样才能获取这两种力量呢?我希望大家坚定地去培养自己的怀疑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学习绝不是被动接受问题的答案——事实上,提出问题比回答问题本身对思维的成长更有价值;学习也不等同于追求知识上的数量——即使你天赋异禀,记忆力惊人,你能记住的知识的数量也不会超过十块钱的U盘的容量;学习更不是孜孜于收集形形色色思想“大咖”们的观点或感悟——真理的形成需要不断的检验、挑战与被挑战。我希望大家积极探索未知领域,“不唯上、不唯书”,通过更为深刻的思考,建立起对人类世界、对本源和普遍性的深刻理解,以更大的包容去面对各种分歧和异议,保持敬畏之心,多角度看世界,在新的事实和证据面前敢于挑战权威,也敢于改变自己。“定义美好”的能力就是追求真理的能力。真理的形成是一个激动人心的过程。人类这个物种在过往展现出高贵和尊严,大多与对真理的追求有关。

大家还需要清醒认识到,学习的目的绝对不是为了成为某个领域或是某种游戏的胜利者。无数的事例已经证明,和这种价值取向相伴随的往往是简单套利的心态,对常识的漠视,自律的丧失,对“奇能淫技”的热烈追求,和落井下石的冷漠。“精致的利己主义”和“冷漠的自我主义”是对大学精神的背叛。

我希望大家能始终保持乐观,学会和自己的梦想和平相处。“多少离别怨憎会,换得明月照大江。”我们只能以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通过绝望、苦难和无尽的磨炼,才有可能引领自己和周边的人走出混沌,走向清澈澄明。我希望大家能够培养这样的思维方式和精神气质。

120和40,是大家在光华学习生活中将会遇到的两个重要数字。北京大学正在迎来120周年校庆;共和国也将在2018年隆重纪念改革开放40年。一百多年前,北大的创校前辈,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于黑暗中心向光明,喊出“民主”与“科学”,为北大植入了“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基因,让暗夜踯躅的人们看见耀眼的光亮,自此,一个学校的命运与一个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40年前,中国的改革者展现出“建设美好”的愿力,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除思想上的桎梏,开启了中国经济社会进步的帷幕。

我们纪念这两个日子,感念在历史的紧要关头,思想解放所激发出的动人心魄的力量。如今,在人类历史的又一个关键节点,面对大时代的波诡云谲,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是你们去直面各种问题和挑战,去展现“定义美好”的能力和“建设美好”的愿力的时候了。

欢迎来到光华!谢谢!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院长 刘俏

2017年9月2日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