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划这么细 准确率靠谱吗
科学在前进 需求是导向
6月21日到24日,北京全市平均降雨量达92毫米。但差不多同时收到预警的人,身边的暴雨却并未同一时间抵达。21日晚上,河北、天津、北京南部率先有雨,一时谣言四起,有人说天气预报搞错了。22日,又是一天漫长的等待,当天深夜,暴雨终于如约而至。
在这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天气预报是准确的,但天气预报与公众的需求和感受并没有完全契合,有的地方下雨了,有的地方还没下。如何与公众需求和感觉相契合就是智能网格预报业务要解决的问题。智能网格预报的初步目标是把全国分成5公里×5公里的网格,在这个基础上每隔1小时更新一次预报,如果遇到重大天气过程,更新的频率还会加快。
也就是说,如果还是同样一场雨,无论你身在北京哪一个角落,你得到的天气预报将是你所处的5公里网格范围内的天气预报。假如你在南边的某个“网格”里,那你和北边,甚至距离你不远的西南边、东南边某个“网格”里收到的天气预报是不一样的,你只需要在你所在地下雨前做好准备即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也避免了无谓的恐慌,限制了谣言的传播。
有人会问,划这么细,准确率能保证吗?从气象科学的角度看,在同样的技术水平下,当时间和空间分辨率变大,气象预报的准确率一般来说是会降低的。但气象部门在智能网格前期试点和试运行的过程中,首先要保证的就是使智能网格预报的准确率较以前的站点预报不降反升。
其实,甘愿冒着降低预报准确率的风险,气象部门也要改变传统预报、制作高时空分辨率的网格预报,就是基于气象服务的需求。
随着气象科技的发展,网格预报的精细化程度会越来越高。气象部门从去年开始也在研制全球网格预报。这样一来,即便你走出国门,也能享受到我国气象部门提供的贴心气象服务了。
小贴士
北京的网格气象预报哪里查
目前,在北京,公众享受智能网格预报主要是通过“旅游天气助手”微信小程序。使用该程序,便会发现,这款天气软件可以进行自动定位,公众也可以直接选择自己想知道的地点进行天气情况的查看。而该程序的最大亮点在于可以实现和北京智能网格预报业务的无缝对接,在程序界面右侧进行上下滑动,就可以查看某地逐小时天气预报,而且定位更加精确,比如搜索“故宫”,界面上出现的地点还将涉及到故宫东门(公交站)、故宫西门(公交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