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小黄帽戴了20年 上下学走出一条平安路

2017-09-02 05:46:03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9月1日开学首日,太原市迎泽街小学联合交警迎泽一大队六中队的民警开展了“开学第一课交通安全进校园”主题活动,以提高学生安全意识。为进一步加强小学生的安全意识,民警还在放学时引导学生过马路。 本报记者 寇宁摄

又到一年开学季,路上的“小黄帽”又多起来了。1997年,太原开始实施“小黄帽”和“路队制”,如今“小黄帽”和“路队制”已实施20年,为无数太原孩子带去了平安。

1996年,太原只有10万辆机动车,可是平均每20天就有一名中小学生死于交通事故;近几年,太原市机动车猛增至138万辆,但中小学周边却没有发生一起涉及学生的恶性交通事故事件。数字变化的原因,是太原市中小学生护学机制。护学机制是如何出台的?经历了哪些阶段?如何保护学生安全?9月1日,本报记者采访了太原市交警部门。

三管齐下交通事故明显减少

“据事故部门统计:仅1988年、1989年两年间,太原就发生242起涉及小学生上下学的交通事故,死亡36人,致伤181人。”太原市交警支队安全宣教处相关负责人在提起中小学生交通安全问题时说,“一起起血的事故深深刺痛了我们。”为此,太原交警部门不断寻找保护孩子们安全的办法。实地走访、现场调研、部门沟通……

1990年初,太原市城区各小学开始开设交通安全常识课。交警走进校园,定期给学生上课。“目的很简单,就是让学生知道,怎么走路安全。”当年入校园讲课的交警回忆道,“事故多发形势很快有所改观”。

同一年,一些小学校中开始试行“小黄帽”“路队制”。“由于没有标准,当时的帽子并不统一,唯一相同的就是黄颜色。当然,路队制也不规范,但发挥的作用不可低估。”交警部门这样评价当时的首创举动。

交警入校园、小黄帽、路队制,三者并行发力,效果明显。1990年至1993年,小学生上下学途中发生的交通事故数量,下降至58起。从两年发生242起降到三年发生58起,这个数字的变化给了所有交警信心。

“小黄帽”成为太原独特风景

1997年4月18日,经过7年的试行和探索后,太原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建立小学生路队制的通告》,6月1日开始实施。《通告》规定,小学生上下学必须佩戴小黄帽,不准在马路上追逐、猛跑、打闹等7项内容。其中,明确提出各小学校必须组织在校学生建立上下学路队制,机动车、非机动车遇到“小黄帽”时须停车让行。同时规定,如果机动车违反规定,与戴小黄帽的小学生队列或小学生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车辆负事故的全部责任。

自此,上下学时,太原城市道路上列队行进的“小黄帽”,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与小学生路队制相配套,1996年开始,太原交警在一些交通混乱的中小学校门前设立了民警“护学岗”。

交警部门要求,执勤交警要在学校上下学时间,组织小学生横过马路,确保小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目前,全市“护学岗”基本集中在市中心交通压力大、安全隐患多的学校。执勤交警按管辖区范围,在早、中、晚三个上下学时间段,由原执勤地移向指定学校门前,组织好小学生横过马路,确保小学生上下学的交通安全。

此后,交警“护学岗”涌现出了如白静生、王四新这样一批经验丰富,很受家长、孩子们信任的“明星”护学民警。

本报记者 杨晶

○相关

太原市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大事记

1990年以来,太原交警支队共举办九届“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夏令营”。

1999年,太原市交警部门先后组织了多次以中小学生交通安全为内容的大型系列宣传活动。

2000年,18万份名为 《吉普大叔讲交通安全》的彩色折页发放到小学生手中,用儿歌的形式讲述交通安全知识。

2001年,“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太原交警支队与太原市教育局共同设计制作的《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挂图》进入中小学校教室。

2003年,由太原交警支队主办的《生命的呼唤》大型交通安全图片展在太原市少年科技馆举行。

2006年,太原交警支队与太原市教育局启动了“交通安全送百校”工程。

2009年,太原交警支队与太原市第二外国语学校共同举办 “交通安全示范学校”挂牌仪式,拉开了全市“警校共建”的序幕。

2011年—2017年每年都有针对性地开展诸如 “当一次小交警”“交通安全标志识别比赛”“安全常识绘画比赛”“安全夏令营”“小手拉大手”等安全教育活动,提高了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2013年组织编印了第二版《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常识课本》。制作小黄帽1000顶,让字牌500个,全部赠送给各个小学。

2016年编印了《非机动车行人乘车人交通法规知识读本》,其中包含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内容。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