恼怒之下,袁某拿起书架上的一把水果刀,狠狠捅向蒋某,致使对方抢救无效死亡。
去年的6月,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的男生彭某,因回宿舍听音乐时播放声音太大,吵到正在睡觉的另一名室友,被人使用折叠刀捅伤后抢救无效死亡。
……
“抢救无效死亡”。
这6个冰冷的字出现在每起案件表述的末尾,也如毒刺一样扎进每位关注者的心头。
我们忍不住发问:
当那些两眼闪着怒火的稚嫩面孔,把可恨之刃捅向同龄之人的可怜之胸时,把可怕之毒投向前程无限的同窗之友时,他们是否想过,自己毁掉的不仅有他人的性命与未来,还有自己的人生与前途,以及两个家庭的情感所系与希望所在?
如果他们有丝毫的犹豫与迟疑、怜悯与共情,那些令人痛心疾首的悲剧,可能就会书写出另一种可能。
但,他们没有。他们以一言不合就开杀的冲动之举,一次次把自己和他人送上绝路。
◆◆◆
“好恐怖!”
“好残酷!”
“好歹毒!”
“好暴戾!”
每起案件发生后,这样的评论都会刷满屏幕。这些不带温度裹挟幽暗的每个词汇,都把人性的丑陋诠释到极致,也给那些试图寻求光明的灵魂当头一棒!
年少气盛,狂躁叛逆,焦虑冲动?
应试教育,升学压力,矛盾争执?
道德沦丧,信仰缺失,人心不古?
是也,非也。
说其“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时代的重构与裂变,会以这样那样的形式,投射到每个人身上。而作为弱小的那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更容易受到来自社会风气的影响。
说其“非”,是因为我认为,作为父母,我们要接受那些凭借一己之力无法改变的事物——比如社会和体制,要有勇气改变能够改变的事物——比如自我和家庭,以及有智慧分辨了解二者之间的差异。
“每个问题孩子背后,都有一对问题父母,都有一个问题家庭。”
这话不是我说的,而是办理过千余起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优秀检察官毕冬云大姐曾对我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