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大和尚应邀在多伦多大学作《中国佛教现状》主题演讲
国际在线消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龙林):正在加拿大出席中加美三国佛教论坛的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大和尚,当地时间6月17日下午,应邀在多伦多大学作《中国佛教现状》主题演讲。多伦多大学师生与来自中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国佛教界高僧、专家学者、贤达嘉宾等两百多人聆听演讲。演讲活动由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宗教系弗朗西斯·加瑞特副教授主持。
多伦多大学演讲现场
学诚大和尚开场道:“今天的人类社会是一个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我想和在座的各位分享中国佛教在21世纪以来的发展现状和探索成果,希望有助于更多人了解到一个真实、全面而富有活力的中国佛教。”
现场听众
学诚大和尚从历史的佛教与当代的佛教、当代中国佛教的自身建设、当代中国佛教的社会作用、中国佛教现代转型之路的沉思与展望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学诚大和尚在开幕式上与多伦多大学互赠礼品
中国佛教现状,实际上是中国佛教漫长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阶段,它来自于过去,预示着未来,并非一个孤立的片段。学诚大和尚把21世纪的中国佛教放置于更深远的历史时空中进行了深刻剖析,指出目前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将佛教抽离于时代,认为佛教是落后的乃至反现代的;将佛教抽离于历史,使之肤浅化、世俗化。
佛教自公元1世纪自印度传入中国,经过一千多年的不断本土化、历史发展,学诚大和尚认为中国佛教不仅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思想源泉,而且发挥着传统儒道文化所欠缺的社会功能:对超越世界与世俗世界的圆融平衡。但是到了19世纪末,近代中国在西方现代文明的强势冲击下,中国佛教不得不开始了它从社会制度到思想文化、生活方式等全方位的现代化进程。进入21世纪,当全球化成为世界发展的主流大势,中国佛教的现代化命题已然置身于东西方文化大交融的世界格局之中。
学诚大和尚指出:“这是一个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彼此频繁互动、深入互渗的时代,也是新的现代文明理念及文明模式重新建构的历史契机。中国佛教的现代转型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自我定位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开放性。”
中国佛教现代转型过程中面临着种种挑战、困难和问题,学诚大和尚从佛教思想建设、人才建设、教风建设、教制建设等方面介绍了中国佛教在过去十几年中各方面进行的探索与实践。
学诚大和尚认为佛教教义的现代诠释至关重要,如人间佛教、心文化、和平和谐等核心思想理念的提出及凝练。“人间佛教”思想标志着中国佛教的社会化姿态,而“心文化”思想则标志着中国佛教的全球化姿态。
学诚大和尚指出:当代中国佛教深入挖掘和弘扬佛教“缘起、因果、平等、慈悲、中道、圆融”等有利于社会和谐、世界和平的思想观念。从“一带一路”的文明互鉴愿景到世界宗教对话,佛教的和平和谐思想不断为时代贡献着智慧资源。
在佛教思想建设过程中,经典诠释与佛学研究也尤为重要。学诚大和尚从古代重视“义学”即能兴盛佛教,谈到现代汉传佛教大藏经的整理校勘,及中国佛教协会每年举办“佛教讲经交流会”、联合学术界开展多角度、跨学科的佛学研究,通过举办学术会议、编辑学术期刊等多种形式,推动佛学研究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发展;并与亚洲、欧美各国进行国际佛学交流,提高了佛学研究的国际化水平。
在谈及佛教人才建设方面,身为中国佛学院院长、福建佛学院院长、法门寺佛学院院长的学诚大和尚总结了三十多年来的教育实践,特别强调说:“在僧众教育方面,传统的丛林熏修模式逐渐发展出对内学修与对外弘法相结合的新型僧团。现代佛教僧团不仅坚持戒定慧三学,而且利用新媒体技术弘扬佛法及传统文化,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进行国际交流,使寺庙成为一个为社会释放正能量的开放的精神文化中心。新型僧团教育融合了传统丛林与现代佛学院教育的优势,注重教界与学界的学术文化交流,并将古代的农禅生活拓展为各种弘法利生事业,在回馈社会的实践中体现真实鲜活的佛法。”
两千年来的中国佛教命运,与中国社会和文化的沉浮往往一致,这种一致性赋予中国佛教“舍我其谁”的社会责任与文化使命担当意识。学诚大和尚最后强调:“在人类命运日益成为一个共同体的全球化时代,中国佛教也愿意为世界文化的重建和人类新文明的孕育而主动担当,希望以佛教的圆融中道智慧和无我平等慈悲,助力人类明心见性、和合共生,将未来的世界建设成大同世界、人间净土!”
始建于1827年多伦多大学,是加拿大的一所顶尖学府,科研水平高,规模大,师资力量强,教学质量高,是世界范围享有盛誉的研究性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