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自动发布新闻 > 正文

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与政治学行政学前沿问题(3)

2017-06-13 20:57:04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北京市政治学行政学学会名誉会长徐鸿武教授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注意借鉴中国传统治国理政中的智慧。德政仁政是中华传统政治治理思想之精华,它像一条红线贯穿于中华传统文化之始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突出优点和特点,是中华文化立于世界文化不败之地的根源。这些传统智慧主要表现在:一是姜尚的庶民为本思想;二是周公(姬旦)的敬天保民思想;三是孔孟的德政仁政思想;四是老子的无为与善政思想;五是墨子的兼爱尚同思想;六是刘邦的与民生息思想;七是诸葛亮的仁德感化思想;八是李世民的民为邦本思想;九是朱元璋的安民治吏思想;十是康熙的道不扰民思想等等。对这些传统的治国之道,要注意给以辩证的扬弃,使其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燕继荣教授认为,面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挑战,当前中国国家治理在国家建设层面要强调推进国家统一性,实现国家均等化和促进国家创新性。主要任务:一是统一的信息网络要遍布全国;二是城市化的问题要有应对之策;三是老龄化引发的社会问题要有解决办法;四是社会保障体系要统一起来;五是“三农”问题要得到缓解;六是司法公信力要树立起来;七是腐败治理要纳入制度化轨道;八是产权要得到切实保护;九是政府决策合理化要有制度保障;十是社会组织体系要有效运转起来;十一是军队要完成现代化改造;十二是大学要办得像个大学(去行政化);十三是国企垄断问题要得到破解;十四是政治问题要得到脱敏处理;十五是国家结构制度要有更大的包容性。

北京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吴刚教授指出,行政哲学要注重研究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主体间关系。随着不断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群众享受的服务不断增多,公共事务管理的主体间关系发生了变化:从主体与受体的关系,演变为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的关系。政府要将群众作为中心,政府要努力为群众服务。要增强第二行政主体的参与程度、主动精神和主体意识。不仅让第二行政主体要有获得感,也要有为社会良性运行而做出贡献的主体感。第二行政主体既要享受服务,又要在公共事务管理中具有能动性。要着力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搭建协商平台,鼓励市民、村民有序参与到公共事务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作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