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美国HBO电视台以非常微小的成本拍摄了一部电影——《护送钱斯》。影片讲述的是2014年美国代理下士(实际军衔上等兵)钱斯·菲尔普斯在伊拉克为掩护战友撤退,英勇牺牲,后遗体被一路转运回家乡安葬的故事。
电影本身很短,正片仅有74分钟,故事剧情平铺直叙,没有波澜,甚至称得上略有乏味。但是军迷观影后却多有褒奖,称其为一代经典。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就在于该片对整个护送到葬礼过程中无微不至的细节描绘。
2014年,距离美军“自由伊拉克”行动展开已经整整一年。对于钱斯这样一个普通士兵的阵亡,饱经沙场洗礼的美国军民可以称得上是见怪不怪了。用剧中机场场务人员的话讲:“这一年,每天都有送回来的士兵。”因此对于美军的常务葬礼安排来说,一般通常由一名中尉领班,带领一名中士,就可以完成护送任务。剧中主角麦克中校反常地要求进行全程护送,也仅仅出于两条原因:
1、从“沙漠风暴”行动归来十余年后,麦克中校一直是位总部名不见经传的办公室参谋,无人重视。他想出去透透气。不管是护送钱斯,还是重返战场,他厌倦了各种各样的报告和被将军们的轻视。
2、钱斯是他的老乡,他觉得有必要去帮帮忙。
正是出于以上两点原因,麦克中校成了此次护送活动中少见的中高级军官。然而抛却军衔问题不谈,在这部由麦克中校日记忠实记录改编的电影中,最感人的地方在于,即使是如此普通一兵的葬礼,美国军民也为其做到了极尽哀荣。其体现方面不在于送灵队伍多么豪华,电视宣传多么长篇累牍,播音员多么涕泗横流,而是在于——美军用一种制度,表现出了每一个战死沙场的军人的最高敬意。
细心的观众进行了梳理——在整个电影中,从在伊拉克为亡者装棺,一直到返回特拉华州下葬,全片共有13处敬礼的特写镜头,一半以上的镜头为慢动作拍摄,平均一个镜头超过两分钟。在一部仅有74分钟的电影里,用了三分之一多的镜头来刻画军人这一最高致敬,绝对堪称奢侈。
接下来电影镜头里,对于这样普通一兵,美国人体现了严谨、肃穆和尊严的方式来致敬亡者。在殡仪馆落脚点,麦克中校的重要要求就是打开棺椁看一下死者仪容。他坚持要求看看棺椁中的亡者,是否仪容妥善。在仔细地检查了每一个针脚之后,麦克中校由衷地赞叹道:“钱斯下葬的军服,真是完美。”这句话由编导的细微知著,恰好对应上了影片开头一位高级军官叮嘱麦克的细节:每一面国旗,每一次转运地的棺椁标签记录,每一处家属的慰问,死者生前所在部队长官的亲笔信,都要事无巨细的做好。上司的口气非常平淡,没有任何煽情,因为这就是普通一兵;但是所有的细节,犹如机器一般严谨、细致,想到了一个专业的军队该如何对待忠诚战死将士的每一个方面,这种尊重来自血液之中,而不是临时抱佛脚的泪目。
离开军队的背景,我们看到了另一个完爆多数国家的细节,那就是美国民众如何对待阵亡将士。对于美国这样一个常年打仗、见惯死人的国家,钱斯回家的过程没有风光礼宾队呼啸而过。但是当每一个具体的人,得知麦克中校要护送钱斯回家时,麦克的飞机座位被自动升级成头等舱(带真皮座椅);空姐将自己的耶稣十字架送给麦克,美女乘客在得知护送阵亡将士的事情后立刻致哀,机长要求全体乘客暂缓下机,请麦克优先下飞机。在每一处转运机场,从稚子到耄耋,所有见到棺椁的人,都立刻脱帽肃穆致敬。现场除了那覆盖国旗的棺椁和孤独敬礼的麦克,没有任何哀乐。甚至电影本身,HBO都没有为其专门作乐,而是仅仅使用了既有乐库中的几首简单曲目。但是从每一个路过的人眼中可以看出,他们的致敬像呼吸一样必要而寻常。
全片几乎没有高潮,硬要说的话,唯一的高潮就是殡仪馆的车子在路上行驶时,一队陌生的临时车队——这是路上的司机们看到覆盖的国旗时,自发组成的车队。一望无际的高速公路上,路过的车子纷纷打开双闪,默默地排成纵队,依然像呼吸一样必要而寻常,同样,还带着真诚。
葬礼是朴实的,在大礼堂中,面对不足200人,钱斯的父亲慢慢念完了司令官的致辞。值得注意的是两点:首先,在这么小的一个城镇中,居然有一个历史悠久的老兵公会,从二战到越战的老兵一应俱全,自发地组织了亲友悼念团,这种活动在很多国家是少见的,这体现了老兵们在这个国家受人尊敬的地位;其次,则是钱斯的妹妹和准妹夫,也身披戎装,见证了美国军队自有后来人的启示。
钱斯最后的一公里是在一辆朴实的马车上载进墓地的,但是两旁送行的民众却布满了短短的小镇道路。影片几乎是刻意淡化着全片的悲剧情绪。但是人们眼中流露出来的真挚情绪,以及最后播放的钱斯生前从青年到童年的真人照片,却在告诉观众——这里离去的,是一个曾真实生活在大家身边的邻家男孩,而不是一组简单的勋章。正是这个人,而不是那些勋章,告诉大家,钱斯死得像一名英雄,但是让他真正成为英雄的,乃是他曾经做过的事情。
美国军民对英雄的尊重及各种角度的宣传方式引发了全球军事大国的普遍关注,其中当然也包括中国。随着近年来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我们欣喜地看到军人的待遇和地位再次得到了国家的重视。中国多次以隆重的仪式迎接了维和军人、远征军、抗美援朝将士的遗体、遗骸返回国内。前不久牺牲的女飞行员,其葬礼之隆重,学校组织学生祭奠的爱国主义教育也堪为动容。这些方面,国家、部队已经尽其所能,做得足够好。
但是相比美国这样常打仗常死人的国家,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最重要的就是民众的自发之情是否来自灵魂深处。在很多时候,在我们这样一个和平多年的国家中,军人已经不争地默默走到我们身后,他们保卫我们的工作也慢慢变得低调。我们经常会听到当宣传舆论不做重点宣传时,军人的社会地位就会受到轻视,甚至连买火车票也不敢使用军人优先窗口。社会民众对军人的尊重在很多时候更像是一阵风:舆论宣传一下,街道、院校组织一下,大家就活动一下——正像学雷锋,三月来,四月走,甚至连抗战70周年光荣接受检阅的老兵,民众又有几个人记得?
拥军工作是常年的、是需要经久不断地熏陶的,是发自内心的。这除了对军人的尊重之外,更重要的是体现民众对军队工作的理解、支持和认同。军队是用来打仗的,平凡地接收阵亡将士归国,也是对国民自信心和战争承受力的巨大考验。倘若不是真正的拥军,战事既开,我们能像热爱自己兄弟一样热爱我们的军队吗?能理解军人的苦衷吗?能记住他们的名字吗?会不会稍有伤亡民众就作鸟兽散?没有这些承受力,那些网上点个蜡烛,高喊几声的祭奠人群,又有几分不是在凑廉价的热闹呢?读者们扪心自问,可曾自发去洒扫烈士墓地?了解一下身边的军属烈属?要知道,他们的英雄之处不仅在于他们的死,更在乎于他们死前做了些什么。
这一点,我们还差得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