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刘志敏、丁一鸣):吴锦津从一九九一年开始担任湾仔区议员,至今已二十多年。区议会作为香港离基层老百姓最近的民意及咨询机构,在社区规划和发展建设方面于政府与民间搭建起桥梁,起到了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香港社区建设十分完善,有许多经验值得借鉴。吴锦津以其亲身经历,介绍了区议会在香港社区发展中起到的作用,以及香港社区建设取得的成就。以下为专访全文:
记者:当一九九七年香港回归的时候,当时您在哪里?能不能回顾一下当时的心情和感受?
吴锦津:当时下着滂沱大雨。交接仪式那一刻,我是作为特首选举委员会委员被邀请在会展中心,我很感动。交接时,第一次在会展中心看升国旗。当英国人的国旗降下来的时候,我感觉到一种荣幸,因为我们是中国人,香港终于回归祖国了。我也从电视看到在港督府,彭定康卷起旗子要走的时候那种很伤感的情景,我就觉得我们香港被英国人统治一百年了,这一次真的回归到我们自己的国家,是一个很光荣的事情。
记者:您当区议员已经二十多年了。最早您是怎么想要当区议员、服务社区的?
吴锦津:我是1991年出来参选。那个时候,我们很多街坊跟我说,以前的区议员都不住在跑马地,都不是我们当区的居民。在选举的时候,候选人就来拉票,选上了以后,人们就不知道怎么联系这些议员,找也很难找到。而我就是在跑马地出生长大,年轻时候就住在津懋花园大厦,当时还是一个车库,我们住的是那种有很多住户的板隔房,天气热的时候根本睡不了,只能把床铺横在外面,就在街头睡。后来我在区内发展我的事业,区内有什么事情,我都出钱、出力。街访们对我感到很亲切,因为我是草根阶层上来的,大家就找我,想要选一个自己当地的人、去搞好当地的服务。他们对我很信任,就推我出来。我当时什么都不懂,他们就替我拉票。当年选举是双议席双票制,我的选区是跑马地和司徒拔道,我也是全区——不仅跑马地——整个湾仔区最高票当选。
记者:您服务的这个社区,回归二十年来有何变化和发展?
吴锦津:我感觉比较突出的是我们这个地区改善了很多。比如跑马场公园,那都是我们做了很多民调,根据市民的要求,希望有什么东西、什么设施,我们根据这些东西和政府讨论。这样的话,契合当地需要的东西就能放进去,居民就感到非常高兴。
另外,20年来香港也比较注重保育。我在区议会担任规划发展及交通事务委员会主席,对这块也非常重视。以前我们香港很注重地产发展,比如中环毕打街曾经有P&O Building,非常漂亮,看到以前老照片都能让我非常感动,但是现在已经改建成会德丰大厦了,没什么特色。回归以后,我们政府很注重保育,像我们湾仔区的和昌大押、蓝屋、动漫基地等等,政府都和我们区议会合作,推动保育的工作,希望把一些有价值的建筑物保持下来,并且加以活化。
我们和地区持份者合作。比如在大佛口,有太古地产的一片地,他们提议说想把几条街都做好一点,但有很多政府部门负责,交通要找运输署,康文问题要找康文署……很难统合起来。当时林郑月娥是发展局局长,她设立了一个活化湾仔旧区委员会,我担任主席,其中很多委员都是当区区议员、政务专员、律师、保育人士、考古学家、建筑师等等。委员会因而统筹了很多工作,统合了跨部门工作,更整合了很多不是太古地产的业权所有方,最终把整个地方做成活化地区。
记者:对此老百姓反应如何?
吴锦津:老百姓非常高兴。因为这是双赢的,不但作为地主的发展商可以实现自己物业增值,居民也得到更好的环境,城市的市容也漂亮了很多。
我们区议会是比较贴地的,做前线的工作。我们和市民每天都在接触。刚才我来的时候,街坊半路上都拉住我,跟我讨论区内的问题。所以我在这里生活,我出生在这里、长大也是在这里、住也是在这里,所以每天他们找我非常容易,有什么事情、反馈都很方便。根据这些意见,我们跟政府去讨论,改进这个、改善那个,如此对整个地区提升、对市民都是有好处的。
记者:区议员离老百姓最近,但没有立法权、预算权,更多像咨询机构;立法权、预算权更多掌握在立法会,但立法会议员却不如区议员这么贴地。您是怎么看这个现象的?
吴锦津:这方面我有很大的感触。我1991年进入湾仔区议会,就发现一个事情很奇怪。我发现区内人士要搞活动,要么就去东区、西湾河文艺中心,要么就去中环、上环的文艺中心,居民也要到那里去参与。我就质询政府,政府回覆说湾仔区因为没有地,所以不能盖社区会堂,我当时就下决心推动,如果区内有什么大型发展项目、重建项目,就一定要把社区的需要放进去。回归给了一个契机:礼顿山以前是英军军官宿舍,很大一片,回归后土地交给特区政府处理,而特区政府接受了区议会的意见,在卖地条款里面定明任何发展商投得这块地、就要盖一个标准的社区会堂给湾仔区使用。所以我们湾仔区有了第一个社区会堂,就是礼顿山社区会堂。对此,我感到非常高兴。到目前为止,这个社区会堂的租用率非常高,特别是繁忙时间都差不多租满了。这说明社区需要通过我们区议员去反映给政府,还是有点用的。
记者:内地随着民生不断发展提升,“社区”这个概念也逐渐在深入人心。在您看来,香港有什么样成功的社区服务、社区建设经验,可以供内地参考借鉴?
吴锦津:我看香港和内地不一样。香港毕竟地方较小,人们居住较小,而且密度高,所以他们的生活需要都在社区里反映出来,像市场、银行等很多设施都能在社区找到。但也有不好的地方在于,整体区域建设比较少。如果政府没有动力去做,让建商一小块、一小块去盖,就不能符合到地区的需要。我们有一个市区重建局,他们因应这样情况,有政府政策支持,就一大片、一大片地去改造。市民反映不错。比如湾仔区利东街整条街的改造,现在建好之后,很多人去,有很多欧美式餐厅,街道也非常好,地下也有通道直接连到地铁站,非常方便。整片发展有它的好处,可以把社区缺乏、需要的东西放进去。目前湾仔区一些重建项目都朝这个方向去做。
另外一个特点,就是社区凝聚力。我们香港很多社区有很多旧的房子,居民很喜欢在附近找住所,长期形成了社区凝聚力。比如跑马地,社区居民之间联系比较密切,而且有一种很休闲的感觉,人与人之间比较礼貌,素质比较高。湾仔区在香港十八区里面,人均收入第一,人均教育水平第一,快乐指数也是第一。这都有赖于上几辈人的努力。
记者:所谓凝聚力,社区市民对社区事务参与程度如何?主人翁意识强吗?
吴锦津:最近我们委托大学去做调查,看看我们地区有什么特色。调查发现,有很多长者,透过NGO举办的很多活动,对我们湾仔区很有归属感。香港有很多NGO做了不同的工作,有些涉及老人家,有些涉及青少年,有些涉及伤残人士,很多服务做得都很好。另外,我们香港很有名的就是慈善事业做得非常多,比如华东水灾我们香港都踊跃捐款,本地每年都有像东华三院、公益金等筹款,大家都非常踊跃。这些都是社区宜居的非常好的例子。很多人说香港人人情薄,比纸张还要薄,但从这点看又不一样,也有很好的一面。
社区最重要是凝聚力。街访之间有什么事情,一定要肯对你讲,肯对你反映他们的要求。我的口号就是三项,一个就是聆听社区的需要;一个就是关怀社区的发展,看看这种发展是不是符合我们的需要;第三就是服务我们社区的人群。这就是我的座右铭。我去当区议员,就要好好听,好好关怀,好好服务。
我有两个办事处,一个就是现在采访所在地,就开在路边,大家都知道我在这里,找我很方便。另外一个地方在也不远,有90平米,为什么找这么大地方呢?我们知道香港寸金尺土,土地很贵,但我却坚持要大的地方,就是要给居民做活动。有人在这里活动,就有一种归属感;在这里凝聚一班人,在这里练书法、唱歌、开夜总会,这个社区就有一个凝聚力。而居民有什么事情,就当场反映给我听,很快、很直接,我们马上按照他们的需要去督促政府把事情做好。
记者:立足于当前新的人口结构和经济形势,香港未来社区服务、社区建设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是如何的?需要克服什么样的困难?
吴锦津:未来我看主要是整体规划。比如具体到湾仔区而言,我们就有一个整体计划,利用加路连山几万平方尺的地。区议会一直在讨论如何发展才最符合湾仔区的需要。现在确定,就是基于湾仔区缺乏交通交汇点,造成很多小巴在铜锣湾路边停靠等客,造成很多污染和道路拥堵的现实,加以整体改善。我们希望利用新地做一个交汇处,把小巴总站、巴士转乘都放在里面,上面盖一些住宅、商业用房,再放一些社区需要的东西在上面,再建设地底人行隧道去连结地铁。这些都在讨论之中。区议会的功能就是要把地区需要反映给政府,使之在决策的时候多一点考虑。
记者:在二十年中,您所亲身经历的最令您印象深刻的大事件是什么?
吴锦津:像SARS、金融风暴,对我们香港人来说都是最大的冲击。但我们感觉,面对这样大的冲击,我们还有狮子山精神,同舟共济,很快就恢复过来。我非常佩服SARS期间、特别是医疗界前线人员,牺牲自己生命,去维护香港的卫生环境。金融方面,我们经过一个金融风暴、一个金融海啸,都对香港冲击很大;但是如果我们没有中国做后盾,这样的冲击对我们真是没顶。因为有祖国在后面支持,我们一关一关地过。所以香港的发展离不开祖国的支持和政策的配合。
我们香港百多年来经历过两次经济转型,第一次在解放前后,很多资金和人才来到香港,开设工厂,我记得那时我还小,我们每一个家庭都在穿胶花、做家庭小工业,繁荣从那个时候开始。第二个是80年代以后,香港因为工资太高、土地太贵而导致工业北移,把技术和资金带到祖国去,本地发展金融服务行业,高峰时造就了“纽伦港”。但到目前,也遇到瓶颈,十多年前我们大学生入职时一万多块,今时今日也是一万多块,这说明我们香港没有新的经济引擎去带动。
最近最令我高兴的有两件事。第一,中央把河套区划给香港,做高新科技园,这个非常好。香港缺乏土地和人才,白白浪费了很多时间。如果香港不向高端发展,就没有出路。第二就是最近提出的大湾区9+2的概念,我也参观过江门、佛山、顺德等城市,感觉香港缺乏的东西,在很近的地方都有。我们优势互补,是香港未来发展的动力。现在9+2大湾区的GDP已经和东京湾相若。如果我们好好整合,优势互补,可能翻一番,比它更好。
另外还有最近推出的大屿山发展计划,这么大地方还没有开发好,说不过去。我们发展一定要有土地,没土地就没法发展。最近这些,都是朝好的方面去发展了。
香港回归初期,就是强调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没有很好地计划未来。但十三五就把香港放进去了。我们应该随着国家发展,一同进步,优势互补。发挥香港既有的优势,乘着顺风车,一带一路,香港前途非常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