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自动发布新闻 > 正文

胸怀天下 · 根在中华:中国民族管弦乐奏出“香港名片”——专访香港中乐团艺术总监阎惠昌

2017-06-07 22:21:21    国际在线  参与评论()人

国际在线报道(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香港记者丁一鸣、刘志敏):艺术是无国界的,但艺术的形式往往充满了一个民族鲜明丰富的特色,由传统中国民乐组合发展而成的中国民族管弦乐就是一例。在香港这个中西荟萃的地方,香港中乐团始终让“民族的”和“国际的”这两个形容词并行不悖,成为“香港名片”的同时,也将中国传统音乐在世界上发扬光大。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香港记者丁一鸣、刘志敏专访了香港中乐团艺术总监阎惠昌先生,由他来讲述这一曲跃动在香港的中乐音符。

阎惠昌出身于中国内地,准确来说,他是文革结束后中国内地第一届科班出身的音乐家之一。他曾经服务于中国内地、台湾、新加坡等地的顶级中乐团,而他与香港的契合正好开始于20年前。回归前一个月,他正式接掌香港中乐团成为首席指挥;紧接着,在1997年6月30日和7月1日,分别以两场中乐演出,标志了那个辞旧迎新的时刻。

阎惠昌:“我觉得我很幸运。在香港回归祖国这样一个重要历史时期,我能是其中一个见证人。不是一个站在旁边的见证人,而是参与其中很重要的活动。先是港英政府撤退的仪式,香港中乐团和香港管弦乐团,一中一西,那边演奏西方的经典作品,我们演奏了中国的古曲《将军令》。在7月1号回归祖国之后,我们又举行了一个乐团的重要演出,名字叫做群英谱新篇,谱新篇就是希望我们回归之后、7月1号开始揭开新的一页。”

虽然20年前才开始合作,但阎惠昌和香港中乐团的缘分可以再往前追溯十多年。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担任中央民族乐团首席指挥期间,阎惠昌以及同一时期内地中乐届的同行们就已经接触、甚至与香港中乐团合作过,香港中乐团的专业性、国际性令他们大受启发。阎惠昌介绍说,当时香港中乐团只排练了一个星期,就将现代民族管弦乐奠基人彭修文先生的改编作品《图画展览会》搬上舞台演出;而且更将“乐季”制度带到了内地中乐同行的眼前。“香港中乐团总监吴大江、作曲家林岳培,就像一颗种子一样永远种在我们脑海。我、谭盾、很多作曲家,都是从香港中乐团这些作品里面得到了启发,得到了开阔。所以后来不管我去新加坡还是台湾,在民乐人来说,香港中乐团一直是向往去的地方。1997年我担当香港中乐团以后,第一件事就是96年下半年研究香港中乐团所有资料,因为要策划97上任之后我第一个乐季怎么安排节目,那时第一件事就是要研究香港中乐团过去。当我打开香港中乐团所谓“红本”,就是香港中乐团的乐曲曲目登记表,他演奏过的曲目当时序号三千多的时候,我根本不相信我的眼睛,我在中央民族乐团是国家级的乐团,我们的作品各式各样加在一起,在那个年代里面,我相信如果有五百首的话,大家就已经会觉得不得了了。”

接掌香港中乐团之后,阎惠昌将这个原来隶属于政府的一级机构,进行了公司化,将以前香港中乐团专业性、国际性的优良传统保持下来,继续毫无歧视地从各国各地延揽中乐人才,继续与各国各地优秀的中乐团、民族音乐家合作;同时消除了乐团在港英时代的殖民政府职能,使之成为向香港、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民乐、传承发扬中华文化的载体。

阎惠昌:“九七回归后,对中国传统文化,从整个社会来看,都是一个文化回归,这标志着国家文化的本体的回归。对中乐团来讲,就不是简单提供一个音乐的娱乐,而更多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向大众更多推广中国文化,也肩负把中乐形式、内地叫做中国民族管弦乐的形式,怎么样在原来传统基础上,让更多市民喜欢,也通过到国际上不断巡演,让更多国际友人喜欢我们中国的音乐艺术。”

阎惠昌介绍说,回归之后,香港中乐团对于国际一流水准的追求和坚持一直没有松懈,不断挖掘中国民族管弦乐这种由南方丝竹和北方吹打组合起来的艺术形式的潜力,确保乐团一直走在世界最前列,成为名副其实的“香港名片”。与此同时,更让演出形式多样化,让中乐亲近更多的普罗大众。“乐团音乐会呈现的内容百花齐放,各种形式都有,有民间的小组形式,有大型的中乐交响合奏形式;而大型中乐交响合奏形式里,既有不断创新的新的语言、新的表现形式,也有把最传统的宫廷乐、民歌、民间音乐、戏曲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等等种类,进行非常谨慎但又有文化根基的改编,让他的表现力、比原来的小型民间乐团有更强的艺术表现力。这样子,可以看出乐团在香港社会认受性越来越高。”

如今,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年,阎惠昌也在香港中乐团正式服务了二十年,他现在正在做的既有把中国传统音乐不断推向民众、推向舞台、推向世界,也有思考改良乐器,让传统乐器在新科技、新材料的助推下,不断进步、不断焕发生机。香港中乐团不愧于“香港名片”这个称号,因为它和香港这座城市极为相像,胸怀天下,根在中华。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