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内参导读:“抠图剧”之所以能成为“新剧种”,实际上是带有讽刺意味的,所指往往是不顾内容质量和观众感受,大量使用抠图的影视剧。
来源:媒记
(ID:xdnmtzi)
文/张洁、徐紫涵(已获授权)
本来,由张艺兴、陈都灵主演的校园爱情剧《求婚大作战》这周就要迎来不温不火的大结局了!没想到突然因为“抠图”引起关注……
网曝这部剧的主角拍戏用替身、抠图,导致人像比例失调,色调古怪。不仅如此,网友称剧中的集体镜头里,几乎看不到张艺兴的正脸,甚至还会被打上马赛克!
这美图秀秀画风果然随意,不引起关注也很难吧……
所谓抠图,或者说抠像,也称绿幕拍摄,其实是影视拍摄的一项后期技术,也被认为是伟大的发明。类似《神奇女侠》这样具有魔幻色彩的好莱坞大片,就是在这项技术的基础上实现的。
不过,正如制片人何静曾经在一篇文章中所说:这类技术使用的比例一般控制在5%至10%,在正常拍摄无法实现或是不能呈现最佳效果的情况下才会使用。
“抠图剧”之所以能成为“新剧种”,实际上是带有讽刺意味的,所指往往是不顾内容质量和观众感受,大量使用抠图的影视剧。
张艺兴这次的抠图风波还只是个例,这段国产抠图剧的吐槽史,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更长一些,幕后的原因也错综复杂。
抠图剧吐槽史:抠图电视剧时代来临?
说到抠图剧,很多人应该都会想起2017年开年的IP大剧《孤芳不自赏》,这部剧开创了一种新的拍摄方式——抠图演出(后来被网友戏称为“抠图不自赏”)。
剧中大量使用抠图表演和倒模替身,男女主的戏份主要拍摄了近景和特写,通过后期制作硬坳。背景里的群演和男女主完全不像在一个世界里,群演的眼神涣散,不知道看向哪里,场面十分诡异。
这部原本受到高期待的IP剧播出后,豆瓣评分从8.2分跌至3.1分,遭到网友的汹涌吐槽,成了国产剧史上首个因抠图引发的现象级笑话。
令人尴尬的是,《孤芳不自赏》还遭到水军讨薪风波。虽然官方很快出面澄清,但效果就不得而知了。
也因此,2015年孙坚主演电影《魔镜》中讽刺抠图演技的视频桥段,也被翻出来小火了一把。片中女演员身体不舒服,剧组随便找了个男替身,后期再把女演员的脸P上去:
更夸张的还有《刁蛮俏御医》,这部电视剧在播出片段直接出现了绿幕,简直一言难尽……
虽然这些抠图剧一度遭到网友恶评,但仍然有众多影视剧沿袭采用。昨晚刚开播的《楚乔传》,先是深陷抄袭门,如今又被称为《楚·抠图替身·传》。
电视剧一开始的猎场就是抠图,男女主不在一个画风,被网友吐槽“后期水平太差,这抠图抠得,真还不如孤芳,连开始几个男配的对话口型也对不上”。
此外,由黄晓明主演的《上古情歌》虽然仅播出了一个片花,也还是没能逃脱网友的火眼金睛。
这些原本都称得上是播出前就受到不少粉丝期待的大制作,影视剧宣传营销也还算走心,偏偏到实战环节,却逃不掉“抠图剧”的大BUG。观众更为气愤的是,这些演员其实并没有在一起演戏,而是全靠后期拼凑,想想就很令人出戏。
目前唯一比较例外的可能要属《大秦帝国之崛起》。这部剧在2014年完成拍摄,却因主演问题无法播出,239分钟戏份全删。当时剧组花费整整14个月请邢佳栋在没有其他演员配合情况下补拍所有白起(主演)戏份,但所幸合成效果毫无违和感,广受好评。
拍摄过程也很不容易,邢佳栋一个人默默在片场拍摄了几个月,不仅要无对手表演独角戏,更要由摄像师摆布,以求跟原来王学兵拍摄的部分“完美对上”。
比较有趣的是,由于补拍的邢桂东部分都是1080P的画质,之前拍摄的是720P的画质。B站介绍白起这个角色的技能时,直接称其为1080P超高清!
虽然整个主角的戏都是抠图完成的,但这部剧在豆瓣高达8.5分,不少自媒体主动撰文推荐。同样是“抠图”,网友差别对待背后最重要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是演技的落差。
这也是最致命的。虽然整部戏都靠“抠”,但邢桂东贡献了出神入化的教科书演技,即便是“旁边演员”说话时,眼神也会刚好跟着动。细节见真章。
但张艺兴、Angelababy等新晋偶像的演技就比较欠火候了。一个人的绿幕独角戏,表现出不少格格不入的尴尬。
其次是后期效果和前期宣传效果大相径庭。
比如《孤芳不自赏》,改编自IP网络小说,原本就有原著粉丝基础,但实际播出效果与前期宣传大相径庭,撑不起粉丝的期待值。与好莱坞大片不同,《孤芳不自赏》《求婚大作战》这类影视剧,基本可以实景拍摄,按理说并没有太多绿幕出现的必要性。
其实网友最在意的还不是抠图本身,引用豆瓣网友朝隮给《孤芳不自赏》的一段评论:
作为一个观众,其实我并不在乎影片抠没抠图,我在乎的只有最终的观影体验。这么说吧,就算现在告诉我《琅琊榜》也是抠图完成的,我仍然会觉得它是一部万里挑一优中之优的五星好片。而这部电视剧,情节不连贯无逻辑,男主角配音恶心,女主角毫无演技,武打场面矫揉造作,色调服装道具艳俗无质感,而比起以上所有更令人难以忍受的,是永远都虚化着的背景。视力好的朋友们,如果你们忽略掉镜头中的男女主角,只看背景画面的话,你甚至可以体验到近视眼是一种什么感觉。
“抠图剧”背后折射出的行业乱象
为什么会有“抠图剧”的存在?
据“影视热播”发文称,《求婚大作战》剧组对张艺兴的职业态度很认可,并提出问题出在《求婚大作战》的创作周期缩短造成时间不足。文中称:
据了解,《求婚大作战》原本是定在暑期档,但因为《鬼吹灯之精绝古城》突然被广电总局紧急叫停,才不得不进行调档。接到调档消息后,《求婚大作战》剧组只能加快效率,赶拍摄进度。为此,剧组启用了A、B两个摄影组和灯光组同时进行拍摄,作为主角的张艺兴就算再努力,也分身乏术了。
《孤芳不自赏》拍摄时,还有网友爆料,主演钟汉良和Angelababy因各自当期繁忙轧戏,同组拍摄的时间只有十几天。为替偶像洗白,当时两者的粉丝还晒出两人的行程单。(似乎有点耳熟,晒行程单已经成套路了?)
综上也能看出“抠图剧”盛行的一些原因。
1. 首先是制作周期、投入成本不足。
据北京晨报报道,《大秦帝国之崛起》改的200多分钟,“比整部戏拍的时间还长,做了整整14个月,最后把4个特技公司累得人仰马翻,很多人打地铺在后期间睡觉,比拍戏还费劲。”
再比如特效震撼的《西游伏妖篇》,后期制作就花了一年多时间。而《求婚大作战》整个制作周期还不到半年。
2. 其次是鲜肉价格高,档期满,甚至轧戏。
编剧宋方金和史航在一次对谈中就提到,“中国一线流量明星已经正式进入两亿时代”。此前热播的《人民的名义》,据说剧中40位老戏骨的片酬加起来才4000万(当然这其中或许与这部剧的属性有关),有些流量小生的片酬竟高达2亿之多。
制片人何静曾爆料某剧组男女主演一人拿走一亿片酬,为赶时间两主演在一起搭戏时间只有两天,狂用替身。档期满,出场费高,很难不令制作团队望而却步,从而退而求其次,选择多用替身。
此外,很多鲜肉偶像为了扩大影响力,忙于参加综艺,奔波于各地粉丝见面会,留给影视剧拍摄、研究剧本的空间可想而知。由此而来的到处轧戏、“数字小姐”,也就见怪不怪了。
演员张光北曾在某节目里称,自己和一位年轻演员演对手戏,到剧组杀青了,他都没见过这位演员,和他演对手戏的全部是替身。
3. 特殊情况造成的临时抢救
类似上文提到,因主演、档期改动等特殊情况,也会造成不得不用一些“抠图”这样的特殊手段来临时抢救的现象。
就像《求爱大作战》和《大秦帝国之崛起》,但究竟花了多少心力,观众是门儿清的。如果最后呈现的效果是不顾观感的粗制滥造,也就不能怪观众苛刻了。
4. 粉丝经济影响市场评价体系
粉丝经济的效应,目前主要还集中在以鹿晗、吴亦凡、杨幂、李易峰、TFBOYS等当红鲜肉身上。这些鲜肉受到亿量级粉丝的追捧,实际上拥有很强的的市场资源的主导和议价能力,受到剧组、品牌的青睐,甚至成为争抢的对象。
多年流行文化研究的《宝岛眷村》主编张嫱曾定义过粉丝经济这个词:
以情绪资本为核心,以粉丝社区为营销手段增值情绪资本。粉丝经济以消费者为主角,由消费者主导营销手段,从消费者的情感出发,企业借力使力,达到为品牌与偶像增值情绪资本的目的。
这种情绪资本带来的,是粉丝对偶像的无底线宽容,并逐渐影响了整个影视剧市场的评价体系和价值观。编剧史航也曾聊到类似的话题,他认为粉丝经济的盛行会让演员失去自我,沦为被贴上各种人设标签的商品。
5. 导演中心制到演员中心制
编剧宋方金曾谈到,如今导演的地位已不如前:
原来是导演中心制,现在是演员中心制。只有一些特别强势、有艺术创造力的导演,像张黎、郑晓龙、柳江、郭靖宇等,才能在团队中占据核心地位。一个角色谁来演,平台、投资方说了算,现在拍影视剧选角,能说了算的导演,(估计)不出三五个。
即便是这些能说了算的导演,想要以一己之力扭转行业怪象也绝非易事。不久前,郭靖宇翻拍的《射雕英雄传》就大胆起用全新阵容,并将省下的经费投入到大量实景拍摄中,然而播出后却收视平平。一来,时代变了,年轻人可以为白浅与夜华三生三世的爱情肝肠寸断,却未必能懂郭靖与黄蓉之间的感情。二来,没有流量担当,粉丝就是不买账。
前不久重播的《白鹿原》良心精良,也不敌《欢乐颂2》抢戏的樊胜美一家来得热度高。面对收视惨淡,导演刘进更也只能感慨一句:观众不喜欢看,我也没办法。
不过,在《孤芳不自赏》播出37天后,全国网、CSM52、CSM32卫视晚间电视剧收视数据显示,其中有23天都是收视第一,而在网络播出平台,截至2月9日总点击量已经逼近150亿。
这不禁让人想到了影视行业观察者林森森的悲观预言:
最后吃到上桌饭菜的,是已经买了单的广告商、网络平台、电视台,以及没有决定权的观众,这个产业链环早就完成,开播之后不被砍,网络平台不下架,恐怕这一事件对制作方来说无伤大雅。
对了,据说《孤芳不自赏》第二部已经不远了。
曾有电影人如此评价:“电影是给眼睛吃的冰激凌,是给心灵坐的沙发椅。”电视剧又何尝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