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自动发布新闻 > 正文

习近平的“两山论”指明发展方向(2)

2017-06-06 01:13:11    新华社  参与评论()人

“两山论”指引的是更有质量和效益的发展。一个地方的发展,有没有含金量,不能光看经济指标,还要看创新、生态、社会效益、可持续性等方面的表现。习近平强调,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当前,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逼近极限,在快速发展中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成为明显的短板。突围破局,路在何方?生态恶化的病根在于发展方式之弊。只有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发展方式,把发展的基点放到创新上来,让绿色发展理念重塑发展方式,才能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取得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发展实绩。

从卖矿石到卖风景、靠树叶子赚钞票子、“毛竹之乡”不卖竹子卖生态产品……近年来,这样的故事正在多起来。事实说明,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创新发展思路,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把生态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那么种下的常青树就是摇钱树,绿水青山就成了永不枯竭的致富之源、永远增值的绿色银行。

“两山论”指引的是造福人民的发展。随着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从“盼温饱”到“盼环保”,群众对干净水质、绿色食品、清新空气、优美环境等生态的需求更为迫切。所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在生态环境上交出合格答卷。

习近平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道出了广大人民的心声。实现全面小康,经济要上台阶,生态文明也要上台阶。对各级干部来说,生态环境问题必须时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决不能说起来重要、喊起来响亮、做起来挂空挡。从治理污染,到修复生态,再到推广绿色消费,都要求干部走在前列、干在实处,以扎扎实实的绿色政绩造福于民,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

“我国生态环境矛盾有一个历史积累过程,不是一天变坏的,但不能在我们手里变得越来越坏,共产党人应该有这样的胸怀和意志。”习近平总书记掷地有声的话语,宣示建设美丽中国的坚定决心,彰显为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历史担当。绿色发展是大势所趋,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人人行动起来,各尽其责、形成合力,必将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原标题:习近平的“两山论”指明发展方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