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自动发布新闻 > 正文

抗日英烈埋骨怒江东岸73年,迎来亲人祭拜

2017-06-05 10:43:05    水墨施甸  参与评论()人

抗日英烈埋骨怒江东岸73年,迎来亲人祭拜

“爹爹,我们带你回老家!”

6月2日上午,在怒江东岸云南施甸太平镇大坪子村的一座小山头上,从3500多公里外的山东省蒙阴县赶来的刘贞兰老人看到了自己平生素未谋面的父亲刘堃然的坟冢,失声痛哭。

抗日英烈埋骨怒江东岸73年,迎来亲人祭拜

1944年3月,时任陆军71军87师260团二营副营长的刘堃然奉命带队过江侦察敌情,不幸中弹牺牲。后战友们把他下葬在生前的驻地一丘田。

这个地方当地人叫羊庅坟,滇缅公路下方约100米的一个小山头,远远的一座石头垒砌而成的坟墓格外显眼,矗立在这个小山包的制高点。坟墓的墓碑是新修建的,坟上的一些石块也是新垒砌的。记者看到,整个墓地背靠滇缅公路,脚下是波涛汹涌的怒江,右前方就是著名的松山。

抗日英烈埋骨怒江东岸73年,迎来亲人祭拜

怒江江防记忆

时间回到70多年前。1942年5月3日,日军攻陷缅甸后由畹町入境侵入滇西。5月4日,芒市、龙陵相继沦陷。5月5日上午,日军到达了滇缅公路的咽喉——惠通桥。关键时刻,守桥部队果断炸断了惠通桥,发生了“惠通桥阻击战”和桥东岸的“孩婆山阻击战”,在施甸境内打响了滇西抗战第一枪,拉开了滇西抗日战争的序幕,彻底阻断了日军东进的企图。中国远征军与日寇形成隔江对峙之势后,施甸从抗战的大后方瞬间变成了战争的最前沿,成为了滇西抗战的桥头堡。远征军驻施甸期间,施甸人民腾出房子、让出床铺、拿出食物、捐献财物,提供给部队。反攻期间,施甸人民每天出动万余民工,人背马驮,为部队运送弹药武器、运回伤员,有力地支援前线作战。

抗日英烈埋骨怒江东岸73年,迎来亲人祭拜

怒江边上的太平是当时远征军驻军阵地的最前沿。其中刘堃然所在的71军87师260团二营就驻扎在太平镇一丘田。今年87岁的杨保卿回忆说,在那场战争打响时,一丘田仅有他们一户人家,家里共7口人,每天他都带着3个妹妹上山躲避日机的轰炸,饿了又回到家找吃的。有一天下午,突然家里来了很多官兵,在跟父母交谈后,就住在了他家。杨老说,“他们每天天刚亮,就出去修工事,晚上才回来。”开始时带队的是王连长,大概十多天后,刘营长就来跟部队会合了。“刘营长经常到我家来召集会议,这样持续了大约一个多月时间,他身高五尺,听得出来他是外省人。”刘堃然的墓地距离杨保卿老人家不足百米。有一天,杨老从王连长和父亲的谈话中得知了刘营长牺牲的消息。王连长让他父亲帮忙找石匠,为刘营长刻碑修墓。

抗日英烈埋骨怒江东岸73年,迎来亲人祭拜

杨老回忆说,刘营长下葬那天,他带着妹妹去看但没能靠近,只是站在滇缅公路上远远看着。只见官兵们整齐排列着,大家对着墓碑鞠躬后,向天空鸣枪,左前方山坡上和右前方滇缅公路上两挺机枪也同时发射,大家用这样的方式送别战友。老人说刘堃然下葬时开满山花,官兵们摘来倒钩刺花铺满墓地。

抗日英烈埋骨怒江东岸73年,迎来亲人祭拜

一家三代人苦苦寻找70年

“我们是幸运的,我们还能找到。”

“没你们看护,爹爹可能早就尸骨无存了”

第一次来到父亲墓地祭拜,刘贞兰从被人背下车的那一刻起就泪流满面,看到前来迎接自己的乡亲们,刘奶奶更是哽咽着说不出话来,只是不停地用手巾擦拭着眼角的泪水。当见到一直管护父亲坟墓的杨保卿老人和杨锡君时,老人紧紧握住他们的手,激动地说:“谢谢你们,谢谢你们!”

抗日英烈埋骨怒江东岸73年,迎来亲人祭拜

据刘营长的侄孙子刘元伟介绍,他的大爷爷刘堃然1914年生于山东省蒙阴县蒙阴镇大东关村(1995年5月更名为汶溪居委会),其身高175~182cm,体健,擅跑,曾代表蒙阴县参加万米长跑获冠军。1938年11月,日军占领蒙阴城后,他抛下四个孩子(最小的刘贞录只有8个月大),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前往西安黄埔陆军学校学习,从此走上抗日道路。毕业后,去滇西抗日,也曾捎书信回来,内容多为在部队作战情况。再后有人捎书信说他战死在滇西,但不知掩埋何处。

抗日英烈埋骨怒江东岸73年,迎来亲人祭拜

青山有幸埋忠骨。时隔已70多年,一丘田当地的村民对牺牲的刘营副崇敬有加,逢年过节上香祭拜,坟墓得已保存至今,村委会主任杨锡君还组织村民对坟墓进行了修缮,也得到县文管所支持,但一直没有刘营长的亲属来过。2015年11月,施甸公安局的干警在周末组织的重走滇缅路活动中,走访到墓地,了解此事后就通过网络多方查找,最终联系到刘营长的女儿刘贞兰,才知道她们一家多年来一直在找,这也是刘营长妻子在临终前对儿女们的嘱托,但多年来一直没有消息。联系上以后刘贞兰老人很想过来施甸看看,但由于身患中风,身体等各方面的原因一直没能完成心愿。

就在今年5月初,龙越慈善基金会的理事长孙春龙到施甸走访期间得知后,迅速与施甸有关领导沟通,决定帮助刘贞兰一家到施甸拜祭父亲,完成心愿。同时,也借此次活动,缅怀在滇西抗战中牺牲的数万抗日将士的功绩,反映滇西抗战时期施甸县和滇西各族人民为抗战做出的牺牲和贡献,鼓舞后人为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做出更大贡献。

抗日英烈埋骨怒江东岸73年,迎来亲人祭拜

抗日英烈埋骨怒江东岸73年,迎来亲人祭拜

抗日英烈埋骨怒江东岸73年,迎来亲人祭拜

刘元伟说,多年来,对于大爷爷的下落他们一家都在努力寻找。

“我大叔刘贞录和三姑刘贞兰多年寻找其信息却一直无果,但我们一家人都知道,大爷爷是为抗日而死的,现在我们终于知道了他老人家的墓地所在,也终于了了一家人的心愿。”

刘堃然的侄孙子刘元安说,作为英雄的后人,他们一家多年来都在寻找大爷爷的下落,如今终于探听到了,现在还陪三姑一起来寻访和祭拜先祖,不仅圆了刘家人整个家族的梦,也为自己的先人能在国难当头时舍身报国感到自豪。

抗日英烈埋骨怒江东岸73年,迎来亲人祭拜

在祭奠仪式行将结束时,刘家5位后人将杨保卿和杨锡君毕躬毕敬地请到刘营长的坟头。刘堃然的大侄孙子刘元东扑通一声跪在坟前,向两位一丘田的亲人磕头致谢。“你是我的大伯,你是我的兄弟,今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以你们两位为代表的施甸人民是我们刘家的大恩人,请受我们一拜!”

当天,刘堃然家属还在施甸县相关人员的陪同下沿滇缅公路前往前往大山头观景台瞭望炮兵阵地、孩婆山、高炮阵地、惠通桥、大山头观景台、中国远征军第11集团军司令部旧址进行了参观。

(中共施甸县委宣传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