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自动发布新闻 > 正文

《神奇女侠》的商业启示:如何低成本试错,以及一定要重视中国

2017-06-05 08:19:42    三声  参与评论()人

在追随诺兰留下的“沉重”遗产的过程中,DC并不能很好地将娱乐化的刺激内容与主题结合。

作者 | 罗立璇 秦泉

制图 | 托马斯

相信看完《神奇女侠》的DC影迷都会额手相庆:这回DC总算没有搞砸。截至发稿,《神奇女神》在中国的首日票房为7756万。

一洗之前由诺兰的蝙蝠侠前传三部曲所奠定的沉郁凝重的风格,DC的《神奇女侠》走了一条更轻松、更娱乐化,对普通观众更“友好”的路线。观众对于这样的调整十分买帐:截止至今天,《神奇女侠》在烂番茄上的评分有93%,而IMDb则有8.4分。

《神奇女侠》的商业启示:如何低成本试错,以及一定要重视中国

神奇女侠剧照

可以说,个人英雄电影《神奇女侠》是在去年重组完毕的DC影业的一次成功的技术性调整。从《X先遣队》开始,DC正在向同行漫威学习,试图变得更幽默、更有趣,从而让世界范围内更多的普通观众能够爱上DC。

同时,DC也在继续尝试加大中国市场的票房比重。除了《神奇女侠》的出品方包括万达影业和腾讯影业,还在首映前在中国内地举办了大范围的点映。

制片人扎克·施耐德表示:“我们的笑点是全球通用的。”也许他还有一句话没说出来——尤其是中国观众。

《神奇女侠》的商业启示:如何低成本试错,以及一定要重视中国

DC电影终于“好看”了

《神奇女侠》的商业启示:如何低成本试错,以及一定要重视中国

加朵和导演詹金斯

从电影《神奇女侠》的点映场开始,这部DC超级英雄片就呈现出与过往截然不同的景象,“求变”是很多熟悉DC的观众观影后的最深印象。

欧美观众对神奇女侠并不陌生,她与超人、蝙蝠侠并称“DC三巨头”,今年已经75岁了,早已拥有数量可观的粉丝基础。根据目前看到的评论,熟悉DC以及美漫英雄片的影迷都认为这部《神奇女侠》呈现出了他们心中的亚马逊战士,神奇女侠戴安娜。

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影片摈弃了以往DC的阴郁黑暗风,在整体格调上“明亮”了不少。

更重要的是,《神奇女侠》成功地提供了商业电影所要求的“好看”。

首先是人物好看。主要体现在施耐德为了拍摄《蝙蝠侠大战超人》、建构DC宇宙而亲自选定的优秀主演盖尔·加朵身上。

其次则是打斗场面十分精彩。在影片的重头戏天堂岛的沙滩之战里,神奇女侠的动作戏就像舞蹈一样,除了杀戮的快感,更多的是一眼享受不完的美感,将女性柔美的特质展现得淋漓尽致。

还有就是片子里大大小小的笑点。《神奇女侠》的编剧Allan Heinberg曾经为《丑闻》、《实习医生格蕾》和《欲望都市》等热门美剧撰写剧本,对于喜剧桥段拿捏得很准确。

“她很笨拙,就像鱼儿刚离开水那样。”本片另一位制片人黛博拉·施耐德向媒体描述。其中有一幕就是,戴安娜要和克里斯·派恩饰演的男主角出席宴会,尽管穿着露背高档礼服裙,身为战士的她依然要在背上插上一把刀,随时准备战斗。

但DC依然没有放弃在之前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特质。这特质具体而言就是将超级英雄当成普通人来看待,对超级英雄进行更深一层的剖析,让观众更容易对超级英雄产生同理心。

在《神奇女侠》里,则体现为戴安娜初次接触人类时所表现出来的天真无邪。这种类似 “赤子” 初入世界的设定,为其行为动机做了解释,相较于深谙世事的人类,神奇女侠拯救世界的动机更为原始和纯粹,类似于原始本能。

《神奇女侠》的商业启示:如何低成本试错,以及一定要重视中国

DC如何冲破困局:高管重组、娱乐化内容改革

《神奇女侠》的商业启示:如何低成本试错,以及一定要重视中国

扎克·施耐德

DC亟需一场胜利。在DC扩展宇宙的创意核心——导演兼制片人扎克·施耐德的带领下,去年DC试图尽快搭建英雄宇宙的2部电影,《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和《自杀小队》的评价都很低。其中被寄予厚望的《蝙蝠侠大战超人》在烂番茄上的评分只有27%。

单从票房出发,《蝙蝠侠大战超人》和《X先遣队》的成绩不算难看:去年3月上映的《蝙蝠侠大战超人》投资3亿美元,全球票房8.7亿;而在8月上映的《X先遣队》投资1.75亿美元,票房则有7.4亿。对于DC的母公司时代华纳而言,这一盘生意并不算失败。

但与漫威相比,这样的成绩实在不如人意:漫威抢先搭建的英雄宇宙已经实现了从英雄联盟电影、个人英雄电影、Netflix网剧、电视剧等多层次的内容变现,一举成为全球最赚钱的电影制片厂和内容生产商之一。与此同时, DC还在影片质量被吐槽、人物角色苍白、剧情单薄等问题上挣扎。

这不完全是施耐德一个人的责任。曾经打造过《斯巴达300勇士》和《美少女特攻队》等热门电影、同时还拍出了让DC漫画的死忠粉十分认同的《守望者》的施耐德已经是DC最合理的选择。DC很难再挑出一个能拍热门电影、对DC漫画有深刻理解,还愿意长期合作的商业片导演了。

核心问题是,在追随诺兰留下的“沉重”遗产的过程中,DC并不能很好地将娱乐化的刺激内容与主题结合,高潮桥段常有一种“为打而打”的感觉;同时又得追赶漫威,尽快讲故事、建构宇宙,导致出现了让普通观众不知道来龙去脉的冲突与和解(比如,为什么蝙蝠侠如此警惕超人?)。

由于2016年3月上映《蝙蝠侠大战超人》无法达到预期效果,DC娱乐的母公司华纳兄弟开始着手,对其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其中就包括重组DC的管理层、成立DC影业,并指派在DC漫改电视剧上有着成功经验的前DC娱乐副总裁Jon Berg和前创意总监Geoff Johns一起主管新成立的DC影业。施耐德十分欣赏Geoff Johns,他曾对Collider的记者评价说,“他就是DC的百科全书。”

这样的改革来的还是有些晚了。实际上,华纳高层很早就希望能让影片更有趣,改变沉闷的基调。但他们的想法在《X先遣队》项目执行的时候,效果是灾难性的。

根据《好莱坞报道者》的报道,就在DC忙于重组、无暇他顾的同时,华纳高层强制压缩了在2016年8月就要上映、由大卫·阿耶执导的《X先遣队》的制作时间,同时要求重新剪辑一个“好笑版”。由于在《X先遣队》中出演的大牌演员过多,几乎不可能补拍镜头,再次剪辑就会面临没有“原材料”的问题。

一个知情人士在采访中说道,“如果高层意见不一致,那你就得同时剪辑多条故事线。整个过程充斥着个人意志与恐慌——而不是基于作品基调的冷静强调。”与此相互对照的是,导演大卫·阿耶突然在6月份毫无预兆地离开了合作多年的经纪公司CAA,转投另外一家经纪公司WME(虽然在一天之内,他又回去了),知情人士表示,这都是因为“他在很大、很大的压力下工作。”

和《自杀小队》相比,同样希望走轻松娱乐化路线,由DC影业与施耐德等制片方所掌控的《神奇女侠》是幸运的。导演詹金森表示,制片人施耐德除了提供重要的方向引导以外,对具体创作并没有太多的干扰,毕竟“那时候他要拍超人和蝙蝠侠,也没有空管我们”。

但毫无疑问的是,DC电影将会往越来越娱乐化的方向进发。施耐德本人也撰写了一部分《神奇女侠》的故事大纲,算是在《正义联盟》之前,先用《神奇女侠》试水新方向。他在拍摄《正义联盟》的时候对Collider记者说道,“我不愿意再走以前的老路了,我希望能在之后的电影里尝试不同的风格。”

现在看来,在讲述个人英雄起源的故事里尝试新做法的决定是明智的:和DC宇宙时间线没有太大的冲突,在故事线方面不会产生扰乱;其次是找到合适的创作人以后,她们的发挥空间也会更大。

而且除了内容以外,《神奇女侠》本身更深一个维度的意义是:这是第一部以女性为主角的超级英雄电影,同时还是第一部由女性导演执导的超级英雄电影。用个人电影来补充之前的超英电影所匮乏的元素,引发讨论,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神奇女侠》的商业启示:如何低成本试错,以及一定要重视中国

娱乐化所带来中国票房启示

《神奇女侠》的商业启示:如何低成本试错,以及一定要重视中国

漫威和DC的票房对比

对于DC影迷来讲,《神奇女侠》的“好看”甚至给人以一种错觉:难道是看了一部漫威电影?而施耐德特意在《毒舌电影》的采访中对中国观众强调:“我们的笑点是全球通用的,不是利用某些流行文化去制作笑点。那种幽默来自于角色本身和当时的场景设置。”

从《三声》(微信公号ID:tosansheng)统计来看,漫威的轻松化娱乐路线的确让他们在面对全球观众、尤其是中国观众时,有着更多的优势。据艺恩智库统计,自2008年引进的15部漫威电影和7部DC电影对比中,漫威的83亿票房远远高于DC的15亿。

从数据中可以看到,在近几年来,中国观众牢牢占据了漫威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国际票房。尤其是在中国知名度可以说是约等于零的超级英雄蚁人,靠着《蚁人》影片轻松、搞笑的内容,还有微距状态下的画面奇观,让中国观众贡献了将近三分之一的国际票房。

而DC在中国市场显然还有更多的挖掘空间。即使是《蝙蝠侠大战超人》里这种在国内知名度非常高的超级英雄出现,中国观众也不过为其贡献了五分之一不到的国际票房。同时,华纳也显示出对中国监管机制理解的不够成熟:《X先遣队》本来了已经确定了档期,却在上映前临时遭遇撤档,错失了中国市场。

这一次,《神奇女侠》找到了强大的中国合作方:万达电影和腾讯影业。前者在院线上拥有足够多的优势,而后者在营销入口上也拥有无与伦比的力量。

在中国合作方的加持下,以及依托于电影本身在大众层面的高品质,《神奇女侠》的映前宣发上,也走着和以往好莱坞大片不一样的路子。

据悉,此次《神奇女侠》做了200场的映前点映以及30场的30分钟片段点映,这200场提前点映中,其中IMAX100场,中国巨幕75场以及杜比影厅15场。通常意义上,选择大规模点映就是对影片质量的自信,一位内部发行人则告诉《三声》(微信公号ID:tosansheng),提前点映的效果是 “燃爆”。

从内容试错到高层变动,再到在华宣发策略的改变,DC正在进行自上而下的优化与调整。可以预想的是,在未来等待我们的,是一个试图逗笑观众的DC。但在个人英雄电影上成功的范例,是否能应用在群戏居多的英雄联盟电影上,依然是个未知数。毕竟,这一招在《复仇者联盟2》上,就不太成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