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自动发布新闻 > 正文

无人机飞行员李浩:情系蓝天 矢志强军(2)

2017-05-24 13:14:30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好不容易盼到你安全落地了,眼看我们就要过上踏踏实实、安安稳稳的小日子了,你怎么又要丢下老婆孩子远走他乡呢?”爱人一边劝说一边流泪,可是她心里明白,最近李浩正为了“停飞”的事情闷闷不乐,改飞无人机对他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他又可以为部队战斗力建设做点实事了。

得到爱人的支持后,李浩背起行囊赶赴某无人机攻击旅。时隔仅1年,空军组建某无人机部队,李浩二话不说听令前往改装。2014年3月份,他又随部队整建制转隶,扎根在天山脚下。2014年7月份,为完善无人机新型作战力量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军队战略转型,李浩所在部队转隶西北某地。

这已是几年里李浩第4次转隶调整,回望来路,李浩已距家数千公里,辗转行程超过10000公里,且驻地设施越来越简陋,自然环境越来越恶劣。

怕李浩想不通,部队副司令员李欣本想打电话做做李浩的思想工作,没想到电话那头李浩坚决地说:让我去哪儿就去哪儿,只要组织上需要我飞,我就一门心思飞下去。

茫茫戈壁,星星点点的骆驼刺是唯一的绿色。官兵都住上世纪60年代建的小平房、睡架子床,晚上没有热水洗澡,他们想了一个办法,白天打一桶水放在外面,让太阳把水晒热,晚上回来再用晒好的水洗澡,他们笑称这是“沙漠风情浴”。

在那些以苦为乐的岁月里,李浩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咱们是飞无人机的‘第一茬人’,吃点苦是应该的,以后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四十八岁重新起飞

从有人机到无人机,对于你这个“老飞”来说应该得心应手吧?李浩的回答出乎记者的意料:“一字之差,随之而来的却是思维方式的变革、知识结构的重塑、能力素质的跃升,我几乎是从零开始重新起飞的。”

凭着近30年飞有人机的经验,李浩原以为可以轻松上手,哪想这些经验恰恰成了“拦路虎”,李浩需要彻底打破固有的“一人一机”思维模式,从零开始建构“多人一机”系统思维。无人机是系统作战,需要飞行操控、任务载荷等多席位数人协同配合,一道道无形的坎儿横亘在李浩面前,挑战着这位年近五旬“老飞”的极限。

要想达到“人机合一”的境界,必须全面掌握多个领域十几门专业知识、工作原理。厚厚的专业书籍被他翻得破旧不堪,到处都是胶带补丁和密密麻麻的手记,无论哪个知识点,只要有人问,他就一准儿知道在第几页第几行。几年下来,李浩引以为傲的2.0鹰眼,已经架上了200度老花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