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自动发布新闻 > 正文

我们是时候要升级一下对印度的认知了

2017-05-23 16:38:56    国际在线  参与评论()人

《摔跤吧!爸爸》剧照

对我国广大人民来说,邻国印度可谓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一提到印度,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开挂的民族”。在我国各大社交网络上,有关印度人民“开挂”的各种图片屡见不鲜,并被网民们津津乐道。这些反映了国人对于印度已形成的保守落后的刻板印象。国人在惊叹印度人民“开挂”神技超群之余,或是报着猎奇的心态对其一笑了之,或是煞有介事地剖析其背后凸显出的所谓印度落后的社会现实。这些现象造成了多数国人对印度所持的轻视态度。

近日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在中国热映大获好评,这部电影是根据印度哈里亚纳邦巴拉里村的著名摔跤手马哈维亚·辛格·珀尕及他的世界冠军女儿吉塔·珀尕和巴比塔·珀尕的真实故事改编,电影真实还原了马哈维亚与女儿之间经历的一系列重要事件。《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与国人此前对于印度社会的印象及预判存在着巨大反差。长期以来,国人对印度社会的保守落后和印度女性地位的低下卑微是耳熟能详的,对印度人的懒散怠惰、安于现状和固步自封更是议论纷纷,认为这头缓行的大象要想追赶上腾飞的中国巨龙,近乎痴心妄想。

在印度,真实的社会生活并非如《摩奴法论》等印度传统经典所规定的那样严苛和不近人情。随着现代化文明的冲击,印度旧有的社会体制早已摇摇欲坠,印度宪法中更是将印度定义为“一个主权的、社会主义的、世俗的民主共和国”。印度,作为传统意义上的宗教社会,在不断的社会变迁中越来越世俗化,方便快捷的现代化生活使得原本严苛的宗教禁忌被打破,各种姓和各宗教阶层之间的通婚时有发生,原本宗教意义上的“洁净观”也被不断挑战。例如在电影中,为了补充体能,马哈维亚打破了一家不食肉的禁忌,照着菜谱自学自制,动手给原本只食素的女儿做鸡肉吃,他的妻子也勉为其难地帮他做了烹调鸡肉的洋葱汤汁。事实上,当下印度有很多开明的高级婆罗门种姓父母,他们并不强制自己的孩子吃素,也不排斥孩子婚娶本种姓之外的人,甚至是外国人。

除此之外,这部影片中还展现了多种正能量的元素,有对梦想的坚持、对传统的反叛、对自我恐惧的超越、对虎父之爱的表达、对子女教育的主张、对女性平权的宣扬等等。这些复合元素恰恰都是从真实的印度社会中提取出的,并非虚构的成分。作为体育竞技类题材的励志电影,《摔跤吧!爸爸》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但同时,影片中所表达的多重主题,更让我们在感知影片人物热血与振奋、梦想与辉煌、激情与自豪的同时,引发我们有关选择与坚持、宠爱与管教、进取与超越等问题的思考。从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现今印度人民的个体梦想、对下一代的期望以及教育路径与我们是多么地相似。作为个体,我们最终都会独立面对整个世界,这时,我们需要超越自我恐惧,凭借勇气和信念去达成自己的梦想。

不仅如此,《摔跤吧!爸爸》中所表达出的印度人民的家国情怀,与我们的社会价值观也是极为相像的。不论是马哈维亚、吉塔还是巴比塔,他们都把自己的个体梦想与印度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大国梦想结合起来,以为国争光来实现个人对宿命的超越。这种高尚的情怀是将小人物的梦想与国家的荣耀结合起来,将个体的命运与大国的命运融合起来,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强盛的理想的追求,是一种对其祖国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由此可见,中印两国社会之间的差异并非如想象中的那般巨大。中印同为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亚洲大国,两国人民面临的问题、所处的环境有诸多相似之处,我们需要的是深入了解、相互学习和借鉴,而非彼此的轻视与忽略。以往我们对于印度的认知,是时候,也有必要升级了印度不只有“开挂”的神技,更拥有如同“铿锵玫瑰”一般胸怀光荣梦想、进取决心和昂扬斗志的印度人民。(王靖 北京大学南亚研究中心)

关键词:印度社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