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座谈会的嘉宾
国际在线消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薛超):5月19日,一场以“中国艺术院线的发展”为主题的座谈会在戛纳举行。作为第70届戛纳电影节电影市场单元的重要活动之一,多位来自中欧电影届的代表以艺术电影在中国的发展为核心内容,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本次座谈会由法国国家电影中心和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共同主办。在座谈会的致辞中,第七届法国中国电影节秘书长、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副主任沈中文提到,2012年来,中国院线平均每年引进七部法国影片,而CCTV电影频道每年约播出法国电影50部次。而借助法国中国电影节这个平台,每年也有多部中国影片在法国上映。
第七届法国中国电影节秘书长沈中文
在这样的利好环境下,艺术电影作为商业片之外的一个主要类型,开始吸引越来越多观众的注意。像刚刚在巴黎开幕的第七届法国中国电影节,就开始在法国的大银幕上展映《不成问题的问题》、《长江图》这样的艺术电影。
法国国家电影中心运营总监克利斯朵夫·达尔迪约致辞
法国国家电影中心运营总监克利斯朵夫·达尔迪约认为,正是在这种契机下,此次座谈会选择了“中国艺术院线的发展”这样的主题。他说,“作者电影和实验电影是中欧电影合作的核心类型,这些艺术电影在戛纳以及其他电影节的放映,已经越来越在这两个大陆引起广泛的关注。”
中欧双方代表分别致辞后,在《综艺》杂志记者帕特里克·弗瑞特的主持下,多位专业人士以圆桌会议的形式,就艺术电影在中国的生存与发展等主题,畅所欲言。
本届戛纳电影节唯一入围的中国影片是来自李睿珺导演的《路过未来》,他的这部新作入选了一种关注单元。而在11年前他开始拍摄第一部电影时,面临的困难比现在多得多,而他的经历也代表着十年前的中国电影市场,艺术电影所面临的窘境。他说,“对于更多的年轻导演来说,可能在中国早年间做一些相对独立和艺术的电影是比较难的。好比我之前的几部电影,都是不可能在中国找到投资的,因此我只能自己想办法赚一点钱,然后再去借一点朋友的钱,把成本压缩到非常低去完成这些电影,当然在当时的中国它们也没有任何机会可以在电影院公映或者发行。”
可能绝大多数导演就因此放弃了艺术片的梦想,真正能坚持下来的人可能才有机会等来现在艺术电影的春天。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电影银幕的飞速增长,观众对于不同类型片的需求开始加强,因此从前没有机会登上大银幕的艺术电影也开始崭露头角,对此李睿珺导演也感到很幸运和欣慰。他指出,“近两年左右开始有一些转变,中国的电影市场变得越来越好,有更多的年轻导演可能在第一部电影的时候就可以获得一个相对不错的投资,这在我2006年开始做第一部电影的时候是不可想象的。一些看似小众的作者电影有机会在影院公映,让更多的观众看到,我觉得这是一个让人比较欣慰的事。”
虽然艺术片渐渐地有了受众,但对于大多数艺术电影来说,拍摄资金依然是一个难题。天空之城影业创始人路伟谈到,电影众筹就是一个新潮而有效的筹钱方式。2014年,他通过微信发布了动画片《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众筹倡议,在短短的两周之内就通过微信平台募集了780万人民币的资金,而最终这部动画片实现了9.6亿人民币的票房神话,至今保持着国产动画电影的票房记录。
在路伟看来,电影众筹就是基于社交网络的一种全新的投资和消费方式,通过微信这样的平台,让更多人参与到电影中去。他说,“它能够让更多人参与到电影中,从普通的观众可以变成电影的投资人,可以变成电影的代言人,也可以是电影包场和团购的参与者。所以我们认为电影这个产业,需要更多来自互联网的原住民,来自更年轻的电影观众的参与。”
哪吒兄弟影业创始人,制片人杨城也认为,艺术电影的融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由最初的行业外带有冒险性质的赌博式投资,到现在随着市场的日趋规范,艺术电影的融资也更多地面向专业的电影公司。他说,“前几年,有很多业外的、非电影行业的资金进入了艺术电影市场,这些投资人都在寻找好的项目,但是那些真正可以赚大钱的项目,是他们没有机会接触的。因此作为一种试探,或者可以说是交一个‘学费’,他们可能会选择做一些有艺术性的、成本很低的电影。现在呢,这些业外的资金会越来越少,因为整个市场在规范,业内的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那些人会慢慢出局,艺术电影的融资呢,相对也会转向更专业的电影公司和机构。”
和欧洲的传统艺术院线相比,可能中国的艺术电影融资和推广模式都更加新颖,像微信平台众筹这种方式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尝试。而欧罗巴影业董事长克劳德埃里克·皮鲁也和大家分享了艺术电影在欧洲的情况。他说,“对于这些专门放映艺术电影的影院,他们是有专门的资金支持的,可能这些资金数额并不大,但它的意义重大,因为这是一种象征,可以鼓励和团结更多人去做艺术电影。”
克劳德埃里克·皮鲁最后强调,欧洲艺术电影院线网络已经覆盖了全欧700个城市,包括一些很小的城市。而这些院线有10%的市场空间是留给欧洲之外的海外电影市场的,因为他也希望更多优秀的中国艺术电影可以在未来登陆欧洲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