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正文

红海上的丝路记忆(2)

高温酷热、风沙肆虐,恶劣的自然环境是联合考古队面临的一大挑战。太阳炙烤下,沙漠的表面温度可高达50摄氏度,说来就来的沙尘暴更是顷刻间遮天蔽日。为避开高温时段,考古队队员清晨5点便要前往现场;沙尘暴一过,被中断的工作便又迅速展开。

茫茫大漠之上,中国考古人寻找地下遗址的“传统绝技”洛阳铲钻探技术一时难以施展。“沙子是流动的,洛阳铲打不下去,就算打下去,一会儿就又被覆盖了。”姜波与考古队队员经过反复研究,将传统的田野考古方法与遥感考古、环境考古以及无人机航拍、数字测绘与3D技术等结合起来,为全方位研究塞林港人文历史与地理信息探索出新的途径。

在陆地田野作业中,联合考古队在遗址地表设置了9条纵贯南北的调查线路,进行地毯式搜索;发现重要遗迹后,再利用无人机从不同高度对遗迹进行航拍和遥感测绘,建立三维模型。在水下考古环节,中方考古队队员提前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水下考古培训,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基础。两国考古队队员通过海底调查、搜索和采样,摸清了塞林港周边海域的水底状况。

出土文物印证丝路繁华

中沙联合考古队对遗址进行的两次发掘,取得了超乎预期的成果:发现并确认了古海湾、古航道和被流沙掩盖的季节河遗迹;探明了塞林港建港缘由——这里既有海陆交通之便利,又可为海船提供淡水补给,是海港选址的绝佳地点。

在海湾海床,联合考古队发现了早先河流带入的淤泥沉积,且堆积深厚,说明此处河海交汇,淡水充足。在遗址南侧水域,联合考古队还确认了一处可供泊船的港湾,找到了古代船只进出港湾的航道。这里港湾双礁环抱,水流平缓,深度适中,且为泥质海床,便于海船避风、泊驻与航行,堪称天然良港。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