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正文

吸引全民参与推动科学普及(7)

9岁的卡罗塔家住德国北威州的杜伊斯堡市,她通过报纸了解到今年“科学号”会来到这里,便请求祖母带着她和弟弟一起前往。“‘科学号’上的展览很吸引我,我觉得这种方式很酷,而且我还能从中学到很多科学知识。”卡罗塔告诉记者,今年“科学号”上的活动还包括曾参加北极气候多学科漂流冰站计划的科学家介绍北极科考经历,观众在船上参观时,可以向科学家们远程提问,并在问题榜单中了解其他观众关注的科技问题,她对此十分期待。

在人口不到50万的杜伊斯堡市,活动每天吸引约800名观众。“科学号”的工作人员梅利娜表示:“科学家与观众的问答互动能更好地激发人们对于科学的兴趣,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科学、参与到科学活动中。”

“询问吧!”正是今年德国科学年活动的主题。自2000年开始,德国政府每年组织科学年活动,每次活动主题各不相同,但都力图贴近社会生活,紧跟时代潮流。德国联邦教研部部长施塔克—瓦青格在今年科学年的开幕活动中介绍,今年科学年活动首次没有把主题定为某个特定的领域,而是强调了在科学研究活动中民众参与的重要意义。

在今年科学年活动框架下,德国联邦教研部与合作伙伴一同资助了25个旨在促进民众和科学界交流的活动,其中就包括“科学号”今年在德国境内多座城市的免费巡展和提问交流活动。民众提出的科学问题和建议都将被汇总梳理,并在秋天形成一份正式的报告递交给政府和科学界。

除了联邦教研部,德国的多家社会组织、基金会和行业协会等也在科普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科学对话”组织是德国最主要的一家促进民众与科学界交流沟通的机构,该机构也参与每年科学年活动的组织工作。倡议成立“与科学对话”的德国科学基金联合会,还和德国研究联合会专门设立了“沟通者”奖,颁发给为促进科学界和民众沟通作出贡献的专业人士,奖金为5万欧元。

与此同时,德国有近7000家各类型博物馆。作为科普工作的重要载体,这些博物馆通过多种方式吸引民众关注,提升公众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柏林自然历史博物馆专门开发了一款免费的手机应用程序,可以识别用户拍摄的城市常见动植物,并给出相关介绍,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德国城市的生态环境。而在德国科技博物馆内,观众不仅可以根据现场提供的工具和纺织品生产流程介绍,亲自动手参与实践,还能观看工作人员现场锻造金属,并预约相关课程。规模大小不一、主题多种多样的博物馆和各种科普活动,共同为民众搭建了通向科学世界的桥梁。

《人民日报》

首页上一页...4567 7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