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产业旺 乡村兴(人民政协新实践)(4)

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新型农民

【镜头】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马街镇杜旗堡村,十几个集中连片的温室格外醒目,工人们正忙着采收棚内的玫瑰。鲜花种植基地经营者、“90后”刘凯槟,6年前大学毕业后返乡创业。如今,他的专业种植合作社种植面积达500余亩,为周边200余户农民提供就业岗位。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人才是根本。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新型农民,走人才强农、兴农、富农之路,是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治本之策。

全国政协常委、安徽农业大学校长夏涛发现,当前各地农村涌现出一大批从事种植养殖业等方面的致富能手,而农村急需的经营型、技术服务型、技能带动型人才还存在一定缺口。为此,他建议优化乡村人才结构,造就一批懂技术、会管理、能创新的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他建议,完善省、市、县三级农民教育培训网络,组织实施各类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构建“一体多元、适度竞争”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体系。

“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支持农业科技院校、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主体承担培训,探索田间课堂、网络教室等培训形式,优化农技推广人才队伍。”李学林补充道。

人才不仅要引得进,还要留得住。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副省长陈星莺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地方在引进农业科研人才时,忽视了当地产业基础和配套水平,人才发展缺乏合适的土壤,经济收入、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的城乡差距使得农村对人才缺乏吸引力。

就此,陈星莺认为破解难点,关键在推动资源、服务向乡镇下沉,优化人才创业就业环境,引导更多能人返乡。她建议:“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普惠共享。”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