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文化产业展开“数字羽翼”

文化产业展开“数字羽翼”

7月2日,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和孚镇文化综合站内,浙江理工大学学生正通过直播的方式,介绍讲解当地红色文创产品。张斌摄

非遗直播、“图书外卖”、文创推广平台……近年来,以“文化+科技”为基础的“新文创”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对于中小型文化企业来说,尤其要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推动新兴信息技术在文创产品生产、传播、消费等各环节的应用。

新兴非遗品牌齐“上线”

互联网时代,如何运用数字化手段提升传统技艺的创造力和影响力,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近年来,一批新兴非遗品牌崛起,新一代非遗传承人纷纷转型线上拓展市场。

成立于2017年的“汝山明”是一个专注于汝瓷的年轻非遗品牌,创始人李可明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河南汝州向父辈学习技艺,成为汝瓷制作技艺的新生代传承人。李可明将传统技艺与创意设计融入汝瓷产品,其创作的“汝醉”酒具及“月光宝兔”“蟹蟹汝”系列产品,通过年轻人熟悉的众筹、直播等网络营销模式,一上线就广受欢迎。经过几年的品牌沉淀,“汝山明”已拥有将近20万的忠实用户。

“穿月楼梳篦馆的每把梳子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身份证’,包括梳子的木质种类、造型含义、篦箕巷的传说等。”身着汉服、头戴梳篦的“80后”女孩郭隋曦在直播中这样介绍商品。她是“穿月梳饰”品牌创始人,在日本留学、工作6年后回到家乡江苏常州创业。“将常州梳篦做成精品,让传统和时尚交融,这是我的信念。”郭隋曦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上了汉服及传统非遗文化,通过直播推广宣传会得到更多人的关注。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