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采取的另一项战略是谋求结构变革,包括工业化、城镇化和创造就业机会。从历史上看,世界上所有国家在现代化之初都是贫穷的农业国家。只有少数农业国家转贫为富,这些国家无一例外都采取变革,将农村农业经济转变为城市工业经济。中国也效仿了以上做法,但稍有不同。当人们从农村地区来到城市,他们的身份只是从农村贫困人口转变为城市贫困人口,贫穷的状态没有发生改变。为了避免发生这种情况,中国的决策者们制定了相应措施,确保农民工能在城市的工业企业中找到工作,而这些企业也满足了全球日益增长的需求。
如果非要将中国从贫穷到繁荣的过程总结成某个发展战略,我认为是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是通过开放贸易拉动了全球的需求,二是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了结构变革,从农村农业社会转变成了城市工业社会。中国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比历史上任何地方都快,同时社会各阶层的贫困率全面下降,这使得繁荣成果由全民共享。在中国收入最低的40%人群中,他们的收入增长速度比全国平均水平要快得多。
中国并不是唯一一个从贫穷的农业国家成功转变为繁荣的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全球贸易一体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全球价值链建立并完善,二者共同推动了这一繁荣景象。经济体之间相互关联,也称贸易依存,使得全球数十亿人成功摆脱了贫困。然而现在,人们正受到世界上某些国家经济民族主义和单边主义邪恶势力的威胁。
过去70年间,在关贸总协定和世贸组织等多边贸易体制下发展起来的以规则为基础的贸易体制暴露出一些治理框架方面的缺点。全球多边机构需要实施有效的改革,使机构更加现代化,跟上技术进步的步伐。正如一些成员国所暗示的那样,迫使全球多边机构逐步解散的做法无异于不分良莠,全盘抛弃。不可否认的是,如果这些机构最终解散,那么世界上8亿多穷人中的大多数将是最终的输家。
(该文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协调供稿,王灵桂统筹,赵江林校译)
《光明日报》( 2020年07月24日 12版)
在全球减贫事业中,中国的贡献有目共睹。过去40年间,中国共有7亿多人摆脱贫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庄严承诺绝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纽约3月26日电 记者高伟东报道: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3月25日发布的《2020亚太地区可持续发展目标进度报告》显示,亚太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表现出色。中国在减贫领域的成就尤为显著
在位于布隆迪布班扎省吉航加县的中国援布杂交水稻示范田内,中方专家向当地农民传授水稻种植技术。 本报记者 吕 强摄 在中国专家的指导下,布隆迪布班扎省吉航加县的农民取得水稻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