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边境冲突事件发生以来,两国关系呈现明显反差的态势。一方面,两国官方通过外交和涉边机制频繁沟通,推动边境紧张局势降温。另一方面,印度国内反华情绪不减,从民间掀起罢买中国货的运动,到政府禁用中国59种App、无端取消部分商业合同,直至对外放风称决定不考虑加入任何中国主导的贸易协定,有人开始担心印度“禁中令”是否会演变成与中国经济脱钩。
脱钩已经成了这几年国际政治和经济领域中的流行词。但如果说一些美国政要渲染与中国脱钩,还自恃其部分产业占据产业链上游,手里多少捏着高科技和资本的底牌,那么对一个处于产业链下游、在生产消费领域严重依赖中国产品、亟需更多外来投资刺激经济的印度来说,于理于利都说不通。更何况在经济形势严峻、失业飙升、百业凋敝的后疫情时代,与中国脱钩就是与印度自身利益和未来发展脱钩。
这些年,中国长期保持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印度也是中国在南亚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发展有很强的互补性。2019年,中印贸易额增长至近千亿美元,近20年增幅约32倍。1000多家中国企业不断加大对印度产业园区电子商务等领域的投资,累计投资额已达80多亿美元。30家印度市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初创公司中,就有18家接受中国投资。与此同时,印度企业也积极拓展中国市场,累计投资额近10亿美元。120多家印度企业在华从事信息技术、纺织、食品加工等领域工作。印度工业联合会发布的《在华印度企业的商业环境》报告显示,2019年75%的在华印度企业均在中国盈利,98%的企业表示将继续在华投资。作为世界上仅有的两个人口超过10亿的大国和最大的新兴经济体,中印经贸合作为两国企业带来的实际利益有目共睹。
3日下午,印度政府发布公告称,意大利、伊朗、韩国、日本公民若持有3日当天及此前颁发的印度普通贴纸签证或电子签证,且本人目前未入境印度的,所持签证立即失效。韩国、日本公民的落地签政策日前也被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