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公司正在考虑将其首款5G智能手机推迟发布;宝马和大众等汽车制造商纷纷调整生产计划,关闭多座位于欧洲的工厂。
疫情突然来袭,扰乱全球供应链条,跨国公司首当其冲。更多企业可能重新考虑供应链收益和稳健性之间的平衡关系。
疫情还暴露出口罩、防护服、呼吸机、药品等抗疫物资的巨大供应缺口,更多国家会战略性地审视和把握公共卫生等重要领域的生产主动权。有外媒说,疫情如同催化剂,将加速全球供应链的调整。
新加坡国立大学学者顾清扬认为,一些经济体未来将更加重视生产的完整性和自主可控性,从而促使某些供应链未来区域化集聚;而出于分散风险的考虑,供应链的多元化也会是重要选项。但这些都是供应链的调整而非颠覆。
无论是收是放,事实证明,从产业完备度、劳动力素质、基础设施情况、创新能力等重要指标看,中国是全球供应链上的重要环节。再加上海量市场和开放红利,中国这方面的优势仍十分突出。
中国美国商会和普华永道日前发布的调查报告表明,受访的美国在华企业中有七成多表示,不会因疫情将生产、供应或采购业务外迁。这些企业的战略安排更多取决于长期利弊和损益权衡,远不是“说走就走”那么简单。
摩根士丹利还特别指出,中国统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治理能力和效果,进一步证实了中国的供应链优势。另外,未来产业发展将更依赖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新基建”,而中国正在这些领域持续发力。
“稳”与“变”:中国角色如何演进
生鲜食品电商盒马的“骑手”比以前更忙碌地为“宅”家顾客运送美食;网络名人和政府官员线上直播卖货成交火爆;腾讯网络会议系统在支持海量中国用户后又开始为联合国系统提供服务。
原标题:疫情考验下,全球化何去何从 新华社北京3月28日电 疫情考验下,全球化何去何从 新华社记者 世界卫生组织2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新冠肺炎疫情已影响到201个国家和地区,影响范围遍及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