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纽约6月27日电 题:美国社会需更响亮对歧视和偏见说“不”
新华社记者杨士龙 徐兴堂
麻省理工学院校长拉斐尔·莱夫日前在一封致全校的公开信中说,针对华人的不公平审查会造成一种无根据的怀疑和恐惧的有毒气氛,对这所世界知名学府乃至美国造成伤害。
莱夫在公开信中说:“有教职员工、博士后、研究人员和学生告诉我,在与政府机构打交道时,他们遭到不公平的审查、被污名化并受到排挤,仅仅因为他们是华裔。”他说,中国人和华裔美国人的这些遭遇让人焦虑,因为作为学校的模范成员、美国社会杰出的贡献者,他们感受到的却是普遍的不信任和不尊重。
莱夫的表态,让美国学界反对政府不公平对待华人学者的声音更加响亮。此前,已有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十余所美国知名高校负责人发声,重申欢迎国际学生和学者,认为他们不应因国籍或族裔受到歧视。
一段时间以来,美国一些部门、机构以所谓“国家安全威胁”为由,对华人专家学者进行不公平审查排挤,无端怀疑中方赴美学者、学生和科技人员动机,不择手段地进行限制和骚扰。一些学校找借口关闭华裔教授的实验室,中国留学生签证被拒的案例也呈上升趋势。这些做法在美国的华人群体中制造出令人不安的气氛。
美国是多族裔共存的移民国家,美国人曾骄傲地把自己的国家称为“大熔炉”。美国的科学进步和技术创新是汇聚了全球人才的结果,其未来也将取决于这一开放合作的传统能否得以延续。
华人对美国发展所作出的历史贡献不容抹杀,针对特定族裔的无端猜忌和打压不但对该族裔不公平,也完全与美国立国之本背道而驰。此举势必令其他少数族裔感到担忧,越来越多的国际留学生或将远离美国。
歧视性对待某一特定族裔,还势必加剧美国已趋严重的族裔、阶层矛盾和政治极化。“身份政治”进一步强化,将加重美利坚“合众”国“离心”倾向。
人员往来是促进中美各领域交流与合作的基础,中美高校等教育文化机构保持和深化交流合作,对促进中美关系发展十分重要。滥用“国家安全威胁”,针对华人、中国学者和留学生的种种偏见和歧视性举措,给中美正常的科技人文交流设置障碍,对中美这两个世界最大的经济体间的互信合作产生严重干扰,不得人心。
以史为鉴,慎终追远。当今的美国社会需要更多理性声音和行动。
原标题:为了找稀土,美国欲“教”全球开矿稀土等有色金属进口可能被“卡脖子”,美国国防部、商务部纷纷挖空心思“找矿”。而美国国务院的应对则是——找到加拿大与澳大利亚,“教”他们“开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