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国际新闻 >

特稿:寻找流沙下的丝路要津——中沙联合发掘神秘消失的红海古港

特稿:寻找流沙下的丝路要津——中沙联合发掘神秘消失的红海古港
2019-05-10 10:15:00 新华网

新华社利雅得5月10日电  特稿:寻找流沙下的丝路要津——中沙联合发掘神秘消失的红海古港

新华社记者涂一帆

水底下,曾经是港湾与航道;流沙下,曾经是古代季节性河流;荒漠中,分布着大片建筑遗址和大型墓地。

红海边的一片沙漠里,有一处港口遗址——沙特阿拉伯的塞林港。历史上,它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经行的繁华贸易港,后因故废弃,终被厚厚流沙覆盖。

2018年起,中国和沙特考古人员共同努力,田野考古、水下考古、遥感考古多管齐下,逐渐揭开了塞林港的历史面纱,唤醒了一段湮没的丝路记忆与历史佳话,也为中沙、中阿文明交流续写亮丽篇章。

  揭开古港的神秘面纱

塞林港位于阿拉伯半岛西南角。历史上,它是红海“三大港”之一,与通往麦加的吉达港、通往麦地那的吉尔港齐名。但三大港中,唯有塞林港神秘衰落,渐成废墟。

阿拉伯文献记载,公元9世纪至13世纪是塞林港最为繁荣的时期,经海路而来的朝圣者和商人在此登陆,前往麦加。有古代旅行家记载,曾在此目睹清真寺、居民建筑、集市等景观。

公元15世纪,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期间,随行翻译马欢等人曾从红海登岸并前往麦加。马欢所著的《瀛涯胜览》对红海沿岸风土人情多有记载,并提到所携物品中有“磁器”。

不同民族记录下的历史碎片,似乎在还原人类文明史中同一段精彩时刻。

2016年,中沙签署《中国-沙特塞林港考古合作协议书》,决定联合展开塞林港遗址考古。中方考古队2018年开始在塞林港遗址展开考古调查与发掘。

这一次的联合考古,确认了塞林港遗址为古代重要的朝圣贸易港,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宋元至明清时期的中国外销瓷器残片,再次证明历史上中国与红海地区的密切贸易交往。中方考古人员还通过拓印的纪年碑铭准确推断出遗址年代。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